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李维杰

【机构】 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大量的社会现象,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要靠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解决。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学习。它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知道运用何种学习方法,主动寻找资料,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面对现代科学信息多、发展快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了。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灵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个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前提。经过理论学习和一个阶段的实践探索,我逐步地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了。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导学案,上课后,先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导学案。如有不会的内容,作出标记,待后由其他学生补充或由教师帮助完成。其次,给学生自主学习的 “权利”。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活动空间。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走动,允许学生自由提问、回答。 
        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情感教育。我们知道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告教师给予的,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有充分的活动和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空间、情景、环境和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给予和创设。在整个的给予和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要大胆放手,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参与到教学法动中去。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了为着力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必须突出情感教育。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不仅充分肯定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而且还指明了一条完善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就充满情感,充满爱。
        引领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淹没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新的课堂教学重在能力培养,所以,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变学生被动接受者为主体参与者,让学生有发现真理的成功感,这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合作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有效形式。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学观。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有单型、双向型等。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由于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着力学法指导。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加,学生的个性表现会越来越突出,对一些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当他们看到、听到不同于自己做法、观点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出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的强烈要求。这是主体意识转变为主体能力的最关键之处。作为教师要能够敏锐地发现这一点,给所有学生创设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和环境。学业生在这种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见解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学生形成了主体能力,这时的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师生共同的天下,才能产生师生互动效应,才能使双方共同体验到施与受、教与学的快乐。教给学生自读策略,一般来说,自读可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粗读。即先泛泛浏览一个教材,可从教材目录入手。古人云:目录不明不做学问,目录是纲,纲举才能目张。第二步:精读。即阅读教材时,要学会围绕“黑体字”,钻研“宋体字”,了解“楷体字”,边看边想。学会用不同符号或不同色彩对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圈点批注,直到“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第三步:做读书笔记。即学会扩书、缩书、议书,这是一个由繁到简,演绎归纳的过程,是对知识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以求达到“去粗取精”、“由表主里”的质的飞跃;教给学生自思策略,自思必须贯穿于自主学习的始终。
  渗透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经验的获得为本位的生成性学习活动,它以某一特定的具体问题或主题为探究对象,以自主探索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所呈现的是开放学习的态势。这种开放学习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教学学“要从整体下把握事物的联系”时,我结合学校举行的:“师生同乐“趣味运动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项班级参赛”最优“方案。等运动会结束,由学生自主评出”设计奖“。又如:教学“适度消费”时让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周活动。不仅让学生有一次探索求知的历程,也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此,教书育人的目的达到了。
  训练检测,巩固自主学习的成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对记忆进行数量化的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及时自主巩固复习。及时复习不仅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还可以使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所以,在每一节课的导学案中,我都设计了课堂训练检测题目。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能生长的沃土。如果我们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和实践,让他们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学生就会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自主色彩彩,就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创造出新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