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化学与生活
【作者】 刘 斌
【机构】 江安县底蓬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有人曾经说过:“21世纪站在各学科最前沿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由此可见,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用以及能源、信息、材料、环保、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习化学之初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化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化学的兴趣。
食的方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馒头的一大制作工艺就是要在发好的面中放入“碱水”,此“碱”在化学中其实属于盐类,名为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由于面发久了以后会发酸,这是由于发面里的葡萄糖变成了乳酸。发面中放入“碱水”,正是利用了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原理,乳酸遇碱后就马上被中和了。又如: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最广的调味品,素称“百味之王”。正常人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克到15克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则是人体机能的需要。氯化钠不仅创造了“死海不死”的特例,还被称为“高原公路的通行证”——制融雪剂。而且在防腐领域也有良好的表现:大家对“咸鱼”一定不陌生。可为什么鱼加上点盐就可长期放置而不腐蚀、变质呢?其中的关键是食盐。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细菌的作用。只要控制生物细菌的生长,就能防止食物腐败。再如:松花皮蛋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由于它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保质期长,很受人们喜爱。而松花皮蛋的制作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化学过程:首先灰料中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从蛋壳外渗透到蛋黄和蛋清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渗入的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分解出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以漂亮的外形凝结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黄和蛋清中的 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于是蛋黄和蛋清的颜色发生变化,蛋黄呈墨绿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绿色。食盐则可使皮蛋收缩离壳,增加口感和防腐等。
穿的方面:化学加工石油,研制出化学纤维,由于化学纤维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穿上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的化纤衣服;有的甚至可以调节温度,穿上它冬暖夏凉。
住的方面:从最早的生石灰浸在水中生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到化学冶炼出钢铁,水泥和许多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让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而大理石、石英石、石膏板、各种粘合剂等等则将室内美化得绚丽多彩!
行的方面: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如果没有各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任然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的出行起重大作用。
用的方面:在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化学无时不在。比如: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用干冰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和舞台上云雾弥漫的仙境;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做可口的饼干和面包;用活性炭做自制净水器具;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作“快餐热罐头”;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则可作“摇摇冰”;用酸可以洗去经常烧开水留在锅底的水垢;用“王水”可以检验金子是否纯净;用硝酸银可鉴别出家庭购买的桶装纯净水是否为自来水冒充冲灌;课外活动时,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自制精美的“叶脉书签”;用聚乙烯塑料可作食品包装袋,用聚四氟乙烯可作不粘锅的内衬,而用聚乙烯醇和聚氧乙烯等则可制成吸水性极强的尿不湿,… 总之,化学就像人的影子一样伴随在我们身边。
还有人把化学比喻成一把“双刃剑”,说化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跟人类带来了灾难。比如:在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毫无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学实验,研制出杀伤力极强的“生化武器”用于战争;又如,横跨于宜宾金沙江上的南门大桥,突然间发生巨响,瞬间折成几段坠入河中,事故的肇事者之一则是钢铁的大敌——铁锈;再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及附近海域发生的九级地震和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它不仅跟日本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跟世界各国带来影响。福岛事件提醒人们:人为的错误将远比全球变暖更早灭亡世界;从长远来看, 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能源需求。
更有人说:“化学本身像是一面魔术镜子”,它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跟人们开了玩笑。人们将在它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它的进步而进入美好的未来。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用心去体验,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
食的方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馒头的一大制作工艺就是要在发好的面中放入“碱水”,此“碱”在化学中其实属于盐类,名为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由于面发久了以后会发酸,这是由于发面里的葡萄糖变成了乳酸。发面中放入“碱水”,正是利用了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原理,乳酸遇碱后就马上被中和了。又如: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最广的调味品,素称“百味之王”。正常人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克到15克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则是人体机能的需要。氯化钠不仅创造了“死海不死”的特例,还被称为“高原公路的通行证”——制融雪剂。而且在防腐领域也有良好的表现:大家对“咸鱼”一定不陌生。可为什么鱼加上点盐就可长期放置而不腐蚀、变质呢?其中的关键是食盐。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细菌的作用。只要控制生物细菌的生长,就能防止食物腐败。再如:松花皮蛋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由于它风味独特、口感极好、保质期长,很受人们喜爱。而松花皮蛋的制作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化学过程:首先灰料中的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从蛋壳外渗透到蛋黄和蛋清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的硫化氢气体。同时,渗入的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分解出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以漂亮的外形凝结在蛋清中,像一朵一朵的“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黄和蛋清中的 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于是蛋黄和蛋清的颜色发生变化,蛋黄呈墨绿色,蛋清呈特殊的茶绿色。食盐则可使皮蛋收缩离壳,增加口感和防腐等。
穿的方面:化学加工石油,研制出化学纤维,由于化学纤维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穿上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的化纤衣服;有的甚至可以调节温度,穿上它冬暖夏凉。
住的方面:从最早的生石灰浸在水中生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到化学冶炼出钢铁,水泥和许多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让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而大理石、石英石、石膏板、各种粘合剂等等则将室内美化得绚丽多彩!
行的方面: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如果没有各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任然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的出行起重大作用。
用的方面:在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化学无时不在。比如: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用干冰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和舞台上云雾弥漫的仙境;将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做可口的饼干和面包;用活性炭做自制净水器具;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作“快餐热罐头”;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则可作“摇摇冰”;用酸可以洗去经常烧开水留在锅底的水垢;用“王水”可以检验金子是否纯净;用硝酸银可鉴别出家庭购买的桶装纯净水是否为自来水冒充冲灌;课外活动时,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自制精美的“叶脉书签”;用聚乙烯塑料可作食品包装袋,用聚四氟乙烯可作不粘锅的内衬,而用聚乙烯醇和聚氧乙烯等则可制成吸水性极强的尿不湿,… 总之,化学就像人的影子一样伴随在我们身边。
还有人把化学比喻成一把“双刃剑”,说化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跟人类带来了灾难。比如:在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毫无人性地利用人做化学实验,研制出杀伤力极强的“生化武器”用于战争;又如,横跨于宜宾金沙江上的南门大桥,突然间发生巨响,瞬间折成几段坠入河中,事故的肇事者之一则是钢铁的大敌——铁锈;再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及附近海域发生的九级地震和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它不仅跟日本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跟世界各国带来影响。福岛事件提醒人们:人为的错误将远比全球变暖更早灭亡世界;从长远来看, 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能源需求。
更有人说:“化学本身像是一面魔术镜子”,它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跟人们开了玩笑。人们将在它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它的进步而进入美好的未来。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用心去体验,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