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何翠华

【机构】 泰州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很多,但它们都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和立足点。中国入世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将会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更严峻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高举素质教育的伟大旗帜,积极探索,我们将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营造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创新教育思想和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实施途径。
  唤醒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是学习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消极被动,时时事事等老师把知识喂到嘴边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有效的学习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不止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在新生入学起就有必要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唤醒自主学习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学习者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正如著名英国教育家west所说:“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要教会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方法,使他们能为自己制定一个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导向,它在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调整、控制教与学的策略、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谁都会认真地干”。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可使他们觉得足自己的事情,必须要由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可激发他们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及达到学习目标的渴望,引发学习动机,使之更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积极改进主要依靠课本的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的使用其他教学手段。以往的教学中,黑板、粉笔加教材构成了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较传统的语言试验室到多媒体,若使用得当能够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例如,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技术,以人机互动的方式提供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各种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趣味性,调节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的。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英语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刺激的新颖性、醒目性、变化性、奇特性,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学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多样而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如播放视频、问题探索讨论、分组比赛、上网阅读、交互式课件、游戏、戏剧化的表演、艺术性的语言等)均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调动他们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唤起求知欲,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创造学家吉尔福特说过:“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得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都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越强,越能把自己的有限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利用,越能想到别人不易想到的东西。研究表明:培养、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足提高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文化是发展的,反映社会文化的语言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的思维首先应该是领先于时代的。课堂教学是关键的一环,调整课堂结构,在课堂中巧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正确的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明确的目的和急切的心理.在教学中,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设置各种题型,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
  开展课外阅读。开展立体教学,需要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来配合。因此,除了使用教科书,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阅读、听力及其它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课本补充。内容集语法、句型、辨析等为一体,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由于学生读得多、见解多,他们的视野较开阔。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及其他,这些也正是立体教学教材上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加强讨论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讨论,能使学生真正把语言当作交际工具来运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语言,有益于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讨论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会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在交流中,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助配合,集体协作的团队意识。再其次,讨论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兴趣组活动。语言习惯的形成仅靠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重复及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如果一味的靠增加课时,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方法来扩大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到学习枯燥厌烦。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将教学任务全部放到课堂上完成,课外强化和巩固则通过自愿参加兴趣组完成。我们组织了朗诵组、歌咏组、表演组、故事组和通讯组等。另外,还组织了英语沙龙,每周在布置的英语角中进行沙龙活动,有时教唱英语歌,有时进行故事比赛,有时进行英语会话。这样的小组活动,强调了一个“趣”字,形式多变,内容常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倍增。
  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通过创设一种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和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获得和提高英语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需要, 更是未来社会对各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