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优化中职旅游礼仪课堂教学

【作者】 王 丹

【机构】 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中职旅游礼仪课程教学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首先必须提升教师的礼仪素质;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改革,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以能力为本位,才能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关键词:中职旅游教学;礼仪课堂;优化
  中职旅游专业开设旅游礼仪类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开设旅游礼仪课程,探索有效的旅游礼仪教学方法是很必要的。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提高旅游礼仪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礼仪教师都必须注意自身形象,此外,礼仪教师要锻炼双师素质,除拥有较高的礼仪修养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旅游企业行业实践经验,熟悉学生就业的主要旅游企业岗位的礼仪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礼仪课程教学活动。同时也要积极寻求各种提高自己礼仪素质的机会,以参加相关礼仪培训、学习最新礼仪的书籍等方式提升自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方式。首先,中职学校在设计教学进度和安排课时的时候,经常较为简单地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其次,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掌握礼仪服务技能,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有关的礼仪理论,又要注意实践应用。而职业礼仪习惯的养成、服务礼仪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达到。传统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在实施中重理论轻操作,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和回答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滞后,学生的参与程度低,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践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动机和兴趣。因此,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
  毕业教学内容的遴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合理取舍和科学序化十分重要。课程内容的遴选要遵循“够用、必需”的原则。旅游礼仪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要求相适应,据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有导游、旅行社前台接待、计调和销售、酒店的前厅、餐饮和客房、景区的导游等。这就要求旅游礼仪的课程内容根据以上相关岗位礼仪的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此外,旅游礼仪中的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部分对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实用的内容,应首先加强这两部分的内容教学。
  教学内容项目化。弗瑞对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定义是:“在项目导向式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如装置、仪器、文件、演出等)。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旅游社交礼仪课程内容可分为把整个礼仪课程分为仪容仪表礼仪、体姿礼仪、相见礼仪、电话礼仪、访送礼仪、会务礼仪、接待礼仪、导游礼仪、酒店服务礼仪、国际交往礼仪等项目,进行项目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职业情景,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搜集资料,共同协作达到提高礼仪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采取示范法。在礼仪课程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使学生掌握礼仪技能,需要以身示范。例如在进行接待礼仪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亲身示范引导客人的手势,怎样请客人入座,怎样礼貌接待客人等,学生可模仿教师进行学习。又如个人礼仪的仪容仪表实训教学,可聘请专业人员来兼职教学,笔者在进行此项内容教学时,聘请专业化妆师来给学生示范教学,在课堂和课后自己实训化妆技巧,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效果十分不错。
  情景模拟法。酒店前厅礼仪,餐饮礼仪,导游礼仪等教学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在普通教室授课的方式,充分利用旅游专业的实训室资源,将学生置于相应的仿真情景中学习礼仪。例如,进行宴请礼仪的教学,可以利用餐饮实训室,仿真情景,让学生置于情景之中,学习相关礼仪知识。礼仪教师应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加强沟通,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例如,导游礼仪的教学应与模拟导游的课程相渗透。
  多媒体教学法。传播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加入听觉和视觉因素,可以使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明显改善。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利用精美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例如会务接待礼仪等项目用视频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从视频内容当中,学习相关礼仪知识。适当采取这种方法教学,可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平淡,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改革考核方式。传统的旅游礼仪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考核学生对实际礼仪知识的运用。因此,应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试卷考试和项目考核,具体说来,试卷考核可采取两到三次试卷考核,考核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程度。两到三次考试能够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可督促学生平时对知识进行积累,而不是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去突击,因为突击强记的知识往往在一段短时间后将会被遗忘;项目考核即在每个项目教学完成之后,进行项目考核,项目考核可以采取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也可采取多对多的形式,即多个教师对多个学生。考核项目化可以适时了解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程度,也可将学生未掌握好的部分环节在后面的项目教学当中继续强化,这样动态延续的教学过程,可以将学生学习的效果最优化。期末考核可以采取学生小组模拟情境,根据情境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及其表现给分,事实证明,这种考核方式看到了学生高涨的积极性和很好的创造性,学生的表现大大超乎了笔者的想象。此外,也可将学生平时所表现的礼仪表现计入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成绩。学生将礼仪习惯化,体现在平时的行为举止当中,这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旅游礼仪课程教学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首先必须提升教师的礼仪素质;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改革,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以能力为本位,才能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