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分层合作,整体推进

【作者】 鞠延宝 李晓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我校是一所集生态化、人文化和现代化为一体的初中学校,2010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建校五年来,我校坚持以创新为突破口,以高起点、高质量办学为立足点,秉承“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到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是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目标。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学校,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各种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不一,有的在家中倍受长辈宠爱,娇生惯养;有的热情大方,活泼好动;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有的性格内向,胆小懦弱;有的冷漠任性,孤独自卑······学生学习基础更是参差不齐,甚至有的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以至于教师感到难教,整体水平滞后。初中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其发展的身心方面的共同特点,但是在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特长、天赋、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的确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针对这种情形,学校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心理素质、知识水平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分层教学,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目的。
  一、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为搞好课题研究,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由鞠延宝校长亲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业务校长李晓华担任课题主持人,成立由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分两条线组织实施,一是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从理论研究、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二是分级部开展工作,主要由级部主任负责牵头,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适合学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深入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课堂教学流程,进一步深化我校“自主探究六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施,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反馈”三大环节之下设置“情趣导入、预习定标、合作达标、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六步导学环节。课堂教学坚持“三为主”,(即: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中,充分发挥班内学习小组的作用,注重面向全体,特别关注学困生,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实施分层合作教学,实现大面积提高
  学校自2009年以来,针对我校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实行英语分层次教学,对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有明显效果,实现了整体推进的目标。今年9月,学校决定在初中全部学科中实行分层合作教学,以期达到大面积提高的目的。分层合作教学的主要操作方式是:
  1.学生分层,适时调整
  我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生的理解能力及他们的作业等情况,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分层方法。将学生分为A(高)、B(中)、C(低)三个层次。将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最初建立了3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1位A层同学,1位B层同学,1位C层同学构成,其中A层同学担任小组长)。后在实践中发现,中程生逐渐变多,我们又及时调整为4人小组,1个A等,2个B等和1个C等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四人合作小组的座次一般这样安排:A等生与C等生同桌结对在后排,两个B等生同桌结对在前排,既保证了“一帮一”战略实施,又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时A和B1(B1学习水平高于B2)的辐射性;我们将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详细分工,一般让C等生担任组代表,负责收发小组作业,让B2担任疑难记录员,A和B1分别担任学习组长和纪律组长。学生的这种等次是动态的,机动的,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的。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分层,使进步了的B、C层学生有一个递进的机会。可以同组调整,也可以组间调整。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学生,他们一旦达成目标,就及时肯定、表扬。
  2.目标分层,明确方向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评价功能,学校的学科教学除了体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外,还根据班中各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了与各层次相适合的分层教学法目标:对C层学生我们实行“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策略;对B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策略;对A层学生则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提高”的办法。
  3.分层施教,合作探究
  教学要面向全体,就应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让其分层学习,分层感悟。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选择了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知识基础和认知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在巡堂时,必须要特别关注C层学生,尽量让C层学生进行板演,小组合作探究一定要让C层学生发言。我们关注C层学生的重要举措是“帮对对话”,教师在课堂上要确保A、B层学生学会,A层学生在课堂内外要保证C层学生学会。  
  4.分层作业,强化训练
  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均体现层次性,不同学生,作业不同。教师设计难易有别的延伸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作业,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作业布置分三个层次,针对不同情况,让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校的 “每日英语活动”:在教室门前放置一块小黑板,由B层学生每天抄写一句英语,附带汉语。每位同学在早、中、晚进入教室前,都要读一遍。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增长了知识。每天的检查朗读,由本班英语口语不熟练的学生(即C层学生)轮流负责检查、监督。每天一位英语C层生可以听英语一句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这样既保证了每日英语有人检查,又促进了C层生的英语句子的诵读。
  (三)加强学生管理,实现大面积提高
  1.狠抓班内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评价活动。各班各科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学习小组,选好组长,发挥小组长检查、指导和调控的作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增强集体誉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各级部根据学生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任课教师既抓好优生优培,又要开展提高中低程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研究,防止两极分化;初一在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初二、初三重点抓好边缘生提高和后进生转化的管理。
  2.从基础入手,帮扶学习困难学生。
  我们发现,在我们招收的学生中,虽然学习困难学生比重很大,但他们绝大部分思维活跃,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原来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确立了从基础入手,帮助学生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的帮扶思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指导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确立近期学习目标、年度学习目标和学段学习目标,近期学习目标定的要可行,不要太高;指导他们注意总结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提醒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心。
  (2)对学困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定期进行对照。每次检测后,任课教师共同坐下来和学习困难学生一起分析目标达成或没有达成的原因,对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并制作“进步之星”专栏宣传表彰,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对反映出来的不足委婉地指出,提醒学生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3)开展“生生帮扶”活动。在学生相互自愿的基础上,让优等生与学困生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结对子活动,根据结对子情况调整学生的座次。教师定时不定时地检查总结“帮帮对”的学习情况。
  4.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活动促发展。英语文化节是一年一度献给青云双语全体师生的一道文化大餐,她不仅拓展了英语教与学的时空,而且使英语从活动走向成熟。英语情景剧表演至此我们已经举办了五届,学生盼之就像盼年,她培养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表演能力;英语故事大赛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手抄报比赛拓展了学生英语运用的思维;英语校园广播表达学生自己的心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内容丰富的英语周英语日活动更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我校各班还设立“英语角”刊登“进步习作”(意在鼓励B、C层学生);《青云双语报》专门有“英语空间”,学校自编了内容丰富、学生爱不释手的《口语校本教材》等等。这些举措,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对英语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C层学生能够参与的英语情景剧、手抄报、英语日等活动,更是提高了他们的自信,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我们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朗诵活动,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古诗文默写比赛、理化生实验创新成果展示、优秀作业展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凝聚了学生的向心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校园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三、取得的成绩
  1.分层合作教学实现了学生成绩整体提升。我们开始实施《分层合作,整体推进》课题以来,为每位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特别调动了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重新找到回了自信。课堂表现活跃,发言踊跃,与A、B层学生的差距逐渐缩小,实现了全校各个科目成绩的整体提升。从2010、2011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来看,我校的平均分、优等率、良好率均位居全市前列,2010、2011两年9科会考科目中,我校都是拿了7科第一,普通高中统招率达到95%,连年被评为安丘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41人在全国英语希望之星大奖赛潍坊地区复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市组织的英语素质展示活动中有28名学生分别获得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在理化生创新实验展示活动中有14人获得奖励,其中两名同学参加省创新实验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在教研室组织的数学小课题研究中,有19名同学获奖;在机器人比赛和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获得潍坊市一等奖,有两名学生代表我市参加省级比赛获得二等奖;在2010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劳技创新作品大赛中,我校两名学生张建兴和葛晓杰的作品均获国家铜奖;在2011年第九届“ITT”杯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中,我校学生任丽萍获水科技发明类三等奖。
  2.分层合作教学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整体提升。《分层合作,整体推进》课题的实施,在成就每名学生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学校有1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荣获省级优质课,3人荣获潍坊市优质课,3人被评为安丘名师,2人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13人被评为教学能手;26篇论文获得省级奖励,18人次获得县级奖励;27节课被评为县级优质课、公开课;在县级教学案例、导学案、优秀备课评选中,47人次获得奖励;3名教师的四篇论文在报刊发表。2010、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有16人获得教学成果奖;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大赛我校屡获优秀组织奖;在安丘市组织的英语素质展示活动中,学校屡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13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在教育局组织的初中实验操作展示活动中,我校多次荣获优胜奖;2010年9月,我校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个性发展50强学校;2011年12月我校获全市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大赛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7月10日的《现代教育报》在“名校之约”版整版刊发了《用爱心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介绍了我校构建亲情校园、实施分层合作的经验;2010年9月6日的《潍坊日报》教育版专门刊发了我校英语分层教学的做法及成果。2010年我校课题《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与研究》获安丘创新燎原二等奖,同时获安丘市创新项目奖;2011年12月本课题荣获安丘市中小学“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一等奖。
  分层合作教学除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外,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极大地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2011年12月6日潍坊市教科院领导对我校实施分层合作教学实验进行了专项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还荣获潍坊市创新燎原奖三等奖,山东教育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做过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