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 尼玛次仁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协格尔镇白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一、重视课堂教学,二、培养写好作业的习惯,三、注重学生辅导。
  关键词:课堂 作业 培养 辅导
  数学教学一般有课堂教学、作业反馈、课后辅导。每一部分都不能忽视,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全面抓好。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重视课堂教学
  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只要结合长方体的模型,讲清“面”“棱”“顶点”的含义,同时要求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亲自木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出示以下问题:
  (一)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二)长方形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三)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是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完整的复述并板书长方体的特征。在认识正方体时就可以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自己独立的观察、研究,经过学生交流后得出正方体的特征。最后再通过比较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这整节课学生都是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主导,运用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
  二、培养写好作业的习惯
  课堂作业是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按照本节课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梯度的设计作业。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学习是否掌握,了解全班同学掌握情况。通过做作业,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是否存在误区,是否有混淆现象,以便老师在课堂上及时补救。
  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学生刚开始写作业尽可能布置的少些、精些。可以只要求书写认真,不潦草,不涂改,排整齐。对符合要求的作业可得一个笑脸,并在班上提出表扬,对作业不合格的同学要督促重新写一遍。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作业就会明显提高。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许多学生的作业都错在简单的计算上,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准备好口算提卡,老师统计时,把自己完成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集体订正,和前一次对比看有没进步,有对又快的给予表扬。
  三、注重学生辅导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对能力低的学生要注意思维的基本训练和培养,促进能力低的学生转化。
  (一)可降低要求,只做基础题目。
  (二)促使他们树立起必胜的信心,鼓起他们质疑问难的勇气。
  (三)对他们的作业及时批改,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
  (四)多和他们的家长联系,借助学生家庭的力量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和矫正。
  对待能力高的学生,要加大力度,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