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探索

【作者】 周合君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师生应端正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学校应根据实验条件,尽可能的开足、开好实验课。在实验中学生独立完成,既培养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比如,在实验课上可组织学生观察动植物、制作装片,还可以教学生学做发豆芽、制作标本;请学生组织评比自己的“杰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部分生物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还在采用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虽然在时间加汗水的强大阵容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却压抑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端正认识,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二、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引导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实验前,教师的作用要“导”,不能让学生的实验探索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要让学生弄清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对实验和学习兴趣进行引导,让学生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如制作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事先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培养好骨干,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就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如顺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时,使镜筒缓慢下降,这时眼睛要看物镜和玻片之间,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玻片时停止。这时再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右眼也要睁开,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万不能违反操作规程。
  三、认真对待第一次实验课的教育准备工作
  学生的第一次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因为第一次的实验课不管好坏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今后的实验课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所以,每年初一新生上第一次实验课前,我都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首先,我给学生们指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会让他们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会为他们提供探索生物奥秘的金钥匙。从而使学生明确上实验课的目的,并激发其探究精神。然后,我带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参观,?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学校、教师们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花了许多经费,投入了大量的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教师、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并让学生学习相应的实验室规则。对学生说:“你们进入了实验室,就是小科学家了,科学家是怎样做实验的呢?”学生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身穿白大褂,严肃认真、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的身影,这时,教师进一步明确提出学生进出实验室以及进行实验时的文明举止要求:进出实验室时,一定要轻声慢行,在实验室内不许大声喧哗和打闹;做实验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并经过分析讨论再得出结论。这样,一开始学生就不知不觉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这些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实验课的规范与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式实验”,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以前的学生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已经知道了结论,只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由于已经知道了结果,所以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有些学生就是由于对实验失去了兴趣,注意力涣散,破坏课堂秩序。而探究式实验则不然,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欲望,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也给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心理提供了最好的释放空间,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探索中,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不难组织的。所以,学生实验应尽可能以探究式实验为主,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创新性或开放性实验。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和空间,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而不会有时间去扰乱课堂秩序,课堂自然也就好组织了。
  五、做好实验总结,提高学生能力
  实验结束前,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也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的娇惯心理,自觉做好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实验中理解,在实验中提高。
  总之,上好生物实验课,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经验,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