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数学作业处理的新尝试
【作者】 李 静
【机构】 富源县一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师如何处理数学作业,对课改是否取得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布置作业,查阅作业2个主要的方面分析了数学作业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布置 批阅 新课程 数学作业
过去大多数,数学教师处理作业,不深思、不提炼、简单处理。上完课后就把教材往后面的练习一翻,指着做某题到某题,应付学生应付自己,导致学生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马虎了事,一交了之,所有作业一个版本一个模式。交上后教师简单的画上个“√”和“×”,打上个分数,给个日期,就算完成了一次作业。课改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如何处理数学作业,对课改是否取得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作业的处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怎样布置作业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课内外有机结合。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来设计作业的。
1、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和区分度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如果老师布置作业统一化,就会出现许多的弊端,能力好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下,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就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与之实用的作业,在一次作业中可设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无法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以指导,无法检查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可以这样做,老师可以先检查基础好的同学,然后让这些同学给基础差的同学帮助、讲解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交给老师。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高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让老师对整个班的同学掌握知识的情况都有了解,以便查缺补漏。
2、作业布置应注意“质”和“量”
题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量多质差,学生没有提高。量,每天作业最多40分钟。质,减少重复性作业,提高作业中思维性题目,减少模仿性作业。做到老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数学作业在内容上应结合课堂教学,精心策划,实现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年龄特征,所学内容适当布置作业。
二、教师怎样查阅作业
通过查阅作业,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因此有效查阅作业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我自己认为查阅作业有以下几种形式:学生自查、学生之间互查、小组长帮查、课堂提问查阅、教师收来批阅,等等。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全新的变化,因此在查阅作业时不能用单调的“√”和“×”,生硬的分数来给学生的学习思维、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综合的评价。在我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批阅作业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1、加注评语
第一类: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评语。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知道错在那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利用评语适当给以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应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的解答千百万化的应用题。
第二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语。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清楚有时我们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批作业时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如:“你的方法太好”、“解的妙”、“你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你是老师的骄傲”、“你学习进步了”、“继续努力一定成功”等等,带感情色彩的评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使学生充满希望。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可以这样说,“搬开你粗心的绊脚石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的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适当一题多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一题多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根据情况重新批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处理作业的方式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不把作业当负担,当苦恼。把“要我做作业”变为“我想做作业”。
参考文献:
[1] 黄明月.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6)
[2] 王宏有.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13)
[3] 刘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 考试周刊. 2009(15)
关键词:布置 批阅 新课程 数学作业
过去大多数,数学教师处理作业,不深思、不提炼、简单处理。上完课后就把教材往后面的练习一翻,指着做某题到某题,应付学生应付自己,导致学生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马虎了事,一交了之,所有作业一个版本一个模式。交上后教师简单的画上个“√”和“×”,打上个分数,给个日期,就算完成了一次作业。课改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如何处理数学作业,对课改是否取得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作业的处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怎样布置作业
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使课内外有机结合。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来设计作业的。
1、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和区分度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如果老师布置作业统一化,就会出现许多的弊端,能力好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下,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就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与之实用的作业,在一次作业中可设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无法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以指导,无法检查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可以这样做,老师可以先检查基础好的同学,然后让这些同学给基础差的同学帮助、讲解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交给老师。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高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让老师对整个班的同学掌握知识的情况都有了解,以便查缺补漏。
2、作业布置应注意“质”和“量”
题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量多质差,学生没有提高。量,每天作业最多40分钟。质,减少重复性作业,提高作业中思维性题目,减少模仿性作业。做到老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数学作业在内容上应结合课堂教学,精心策划,实现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年龄特征,所学内容适当布置作业。
二、教师怎样查阅作业
通过查阅作业,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因此有效查阅作业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我自己认为查阅作业有以下几种形式:学生自查、学生之间互查、小组长帮查、课堂提问查阅、教师收来批阅,等等。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全新的变化,因此在查阅作业时不能用单调的“√”和“×”,生硬的分数来给学生的学习思维、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综合的评价。在我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批阅作业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1、加注评语
第一类: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评语。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知道错在那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样改正。利用评语适当给以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应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的解答千百万化的应用题。
第二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语。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清楚有时我们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在批作业时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如:“你的方法太好”、“解的妙”、“你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你是老师的骄傲”、“你学习进步了”、“继续努力一定成功”等等,带感情色彩的评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使学生充满希望。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可以这样说,“搬开你粗心的绊脚石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的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适当一题多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一题多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根据情况重新批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处理作业的方式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不把作业当负担,当苦恼。把“要我做作业”变为“我想做作业”。
参考文献:
[1] 黄明月.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6)
[2] 王宏有.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13)
[3] 刘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 考试周刊.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