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高中通用技术的有效教学方式

【作者】 徐盘龙

【机构】 平度市第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用技术;激发兴趣;生活实践 ;有效教学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确实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通用技术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有时甚至打瞌睡。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现将笔者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一.灵巧地设计好导入环节
  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培养。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化解学生的焦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进入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在导入环节,采用游戏教学法,精心设计游戏引入新课,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使学生进入一个豁然开朗,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笔者在讲《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的导入环节中,首先采用观看“农夫过河”的智力游戏(一位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头羊和一篮白菜,想用小船过河,但是小船只能让农夫一次带一样东西过河,并且没人看管,狼会吃掉羊,羊会吃掉白菜,农夫怎么样才能安全过河,才能把所有的东西带过河呢?),并提出解决方法。学生开动脑筋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制定出农夫过河的方案。这时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兴致高昂。比尔·盖茨曾说:“没有什么能比成功更能给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能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游戏最容易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感觉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二、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技术是为满足人类需求而产生,再生涩的技术原理都有它生动的应用之处。教学中可以从技术应用着手,通过巧妙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时,笔者用纸板制作小板凳为主线,一边讲解设计过程一边用纸板制作,学生觉得特别新奇,精力特别集中。到后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我看到时机成熟了,就对学生说:“我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知识的情况。”于是要求每组用他们准备好的答题卡,结合今天讲的知识,设计一个简易相框,设计完后比一比,看哪个组的相框更美观更有实用性。课堂一下子就忙碌起来了,没用多长时间,几乎每组都作完了,而且形状各式各样。最后,我让每组选出两个代表,看一看哪组做得最好。一节课下来,本节课要学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迎刃而解了!这真是太神奇了!真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心灵震撼,往往终生难忘。
        三、用丰富的多媒体影音技术,让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模式要灵活多变,要把书本上的“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随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走进课堂,使用多媒体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各种优秀设计产品的图片、实物、模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例如:在讲述什么是技术试验时,我让大家欣赏非常感兴趣的神州号飞船的图片及视频,当同学们知道我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少的试验次数下成功的进行了航天飞行时,都很欣喜,都为我们祖国的科学工作者感到骄傲,同时也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果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活力,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的兴趣比笔者预期的要好得多!
        四、千淘万漉虽辛苦,情到深处始为金
  要上好通用技术课,学生讨论是必不可少的。通用技术学科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问题常常没有固定的答案,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掌握搜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学生举的例子有时比老师准备的更恰当,更全面。学生所举的例子中有多种知识的体现,让笔者感到学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所以教师就要及时的进行鼓励。课堂讨论环节不只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尤其对于通用技术这门课。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所学高中通用技术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参与的讨论,只要教师认真设计了好问题,很多学生会很愿意参与进来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灵活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技术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渴望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赏识,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之一,也是燃起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催化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过程、技术设计成果进行激励评价,也鼓励学生进行激励互评,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信心,体验学习的成功,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挑战意义的困难,也具有挑战意义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引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通用技术课的学习任务。教师要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激发、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锋.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占海文.浅析素质教育与当代大学生[J].文教资料.2008. 
  [3]刘海林.选择通用技术教学具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