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王 楠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现时期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要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要做到:建立发展性为主、补救性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为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在于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还要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目标认识不清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优化个性品质,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从性质上理解,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其中积极性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由于受到升学率左右,各校工作重心都围绕着教学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但由于见效较慢,政绩不明显,却往往得不到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而且我国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人员和专业的限制,基本上都从心理咨询入手,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进行补救性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职业心理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个体发展生涯规划等发展性教育涉及较少。目前国内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停留在消极性的目标层次上,忽视了中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没有完全、彻底地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2、专业化程度偏低
        从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发展特征来分析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职业的的专业化水平一般有五个标准:有本领域的专门理论知识;要通过较长时期的职业训练以形成专业技能;在本行业要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有本行业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成员愿意自觉遵守;要终身学习。
        与专业化标准相比较目前我国内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员主要由心理学方面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医务工作者三部分人组成。规范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偏低,专业紊质的内涵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工作不够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形成。专业化程度较低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如何让中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何让心理与教育更完美的结合,许多心理与专家和教育研究机构对此展开了研究。
        1、建立发展性为主,补救性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们学习心理健康与成长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与手段,督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心理健康课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辅助教学,让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加充实、丰富多彩。
        目前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拥有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喜欢并热爱学习,为自己而学习,为未来而学习,在心理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发展智育。
         (2)情感和意志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控制自己的情绪方式和方法,做自己情感的舵手,学会正确处理和化解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遇到挫折和失败能够合理转化成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一蹶不振。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学生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学校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要具备心理量表的施测能力,以至于更有效的确定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矫正,必要时要进行转介。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对中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等,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治疗。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多元化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制定心理健康专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3)推行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推行行业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察和指导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