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合作中求发展,在和谐中赢高效

【作者】 王少华

【机构】 烟台市第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校所倡导的“和谐高效、阳光课堂”,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强调课堂上人人平等,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生活的”活水” 引到课堂,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而教师的爱是和谐课堂的阳光,情是和谐课堂的水。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与情投入到教学中, 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合作、和谐、发展、高效
        “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教学相长”的“合作教学”,是我校近年来全面展示教师风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集体备课模式,是学科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学科组教师的互动交流,使每一位教师在合作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具体做法是:
        一、打造“合作教学”的团队,全面提升教师的阳光素质
        1、增强合作教学意识。
        我校提倡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每周两次的同课异构,让教师从个人单打独斗的小圈子走进合作、互助的大圈子, 有效地构建了 “同课异构、自我反思”的合作教学研讨模式。
  其中,“同课异构”是合作教学的横向组织形式。具体做法是:先由通案执笔人提前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写好通用教案的草稿,利用同课异构的时间进行主讲,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同组其余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再由主讲教师集中教师提出的精华,修改好通用教案,提前三天打印下发,供学科教师熟悉使用。通用教案使用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所任班级学生的学情,依据本班学生认知水平和自身的教学风格,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补充好教学个案的内容,让个案与通用教案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既张扬集体研讨的智慧,又发挥个体教学的特色,成功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合作效益。
  而“自我反思”则是我校为了使合作教学不流于形式, 在遵循“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的规律的基础上,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与学科教师合作教学的反思研讨会,通过开展“每份通用教案,使用时要重过程、看效果;使用后要找不足、写反思;再写通用教案时要弥不足、提质量”的研修活动,不断地完善合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通用教案的使用价值,让教师在反思中完善自我,在互动学习中发展自我。另外我校还给每位教师“建立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所有这些,都成为加速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2、务实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
  把“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给自己课堂教学照镜子的洗课活动、上一堂新授课教学模式课、展示一次学科组合作教学通案研究的过程、开展一次精彩的课堂点评活动”,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构建“和谐高效、阳光课堂”的过程中,针对部分教师存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全体英语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给自己课堂教学照镜子的洗课活动, 看一看自己每节课的语言、教态、动作是否有亲和力?学生学得是否自主、愉悦?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师生互动是否默契?课堂氛围是否浓厚?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三维目标的达成是否理想?而今年5月份举行的 “新授课教学模式大比武活动”,更是将阳光课堂推向了高潮。50岁以下教师全部登台亮相,中层以上干部、学校教研室成员和所有空课教师全部参与听课、评课。是我校有史以来参赛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大型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参赛学科组合力研讨,精心设计同课异构的最佳教案;老师们在课堂上张扬个性,以教学的智慧和灵活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彰显了阳光课堂的魅力。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思维对话”的授课模式,充分体现了“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打破了以往教师“灌输、替代”的陈旧教学模式,焕发了师生同步成长的生命力,体现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阳光课堂 愉悦高效的价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全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课题研究也是促使我校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有效手段。每一位承担课题的教师,要分阶段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记录和整理;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年要进行课题立标课展示,同时还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立标课进行点评,使课题真正地服务于课堂。目前我校英语教师都承担着“自主阅读”的国家级课题,因此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营造“人人做课题、人人研课题”的科研氛围,提高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以“阳光课堂”为抓手,促进课堂的和谐
  我校所倡导的“和谐高效、阳光课堂”,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强调课堂上人人平等,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生活的“活水”引到课堂,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而教师的爱是和谐课堂的阳光,情是和谐课堂的水。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与情投入到教学中, 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这也正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核心理念。
  1、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和谐中体验成功。
  布卢姆认为,教学中,我们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又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而“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找到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任务,或者创设不同水平层次的活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地发展。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梯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我们的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不要把课堂变为少数学生活动的场所,要构建所有学生整体参与的活动平台。
  只有抱着:用英语播种快乐,用快乐传播知识的心态,才能与学生在阳光课堂中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2、给学生一个空间,使其在实践中感受英语的精彩。
  《新目标》英语7年级下册,Unit 3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一课,是关于如何制作水果沙拉和奶昔。我通过备课组全体老师的研讨,一致同意将其上成英语实践课,学生通过提前做准备,分工合作,可口的Milkshake 、精致的Salad很快便出现在大家眼前。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用英语简单陈述某些食品的制作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学生过于兴奋,课堂秩序有些乱,需要老师很好地进行调控,这一点后来被写到反思里。
  通过给学生多创设成功的阳光机会,发挥学生思维对话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互动合作,勇于创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三、优化教学设计,促进生生思维对话,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作为英语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和谐,达到高效的目的。
  1、以教材为载体,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师师思维对话
  我们这套教材图文并茂,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材料,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实用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不足:比如教材的起点较高,知识结构跨越较大等。
  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我们通常以“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单元集中备课,作到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这样有利于单元整体教学!该单元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目标语言是什么?单词、词组共多少,如何分配到每个课时中去?重点句型是哪些?采取哪些教学手段来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应设计哪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目标语言的掌握等等!在每个单元的通案前面都包含“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法和学法的采用以及课时的划分等,                             充分考虑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活动设计特点,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每个单元的特点,灵活地调整教材,合理分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和整合,并结合身边可以搜集到的图片和信息,丰富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实现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和谐,促进教师间思维火花的碰撞!
  2、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思维对话
  美国教育评论家埃里斯认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它是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从而使我的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平时的课堂上,常看到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不积极,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种“自说自练”的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模仿记忆的基础上,独立进行对话、问答、复述、自主学习的活动。通常是学生“自问自答”。对于语言学科,独立学习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也是最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只有通过“自说自练”,才能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这种独立准备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是“花架子”,它常常导致小组合作的无效学习。独立学习是基础,合作交流是升华。那些小组合作交流时不积极的同学,除了基础差的原因外,就是缺乏“自说自练”的过程。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和谐促高效,实现师生思维对话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想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把阳光课堂的“十个给”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阵地。
  一堂好课,教师应该是从容的,学生也是身心愉快的,目标的达成应该是高效的。到过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过的教师都感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它的课堂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正打破了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课堂上,每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人人都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是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
  总之,我校“和谐高效、阳光课堂”的课题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形成了 “心存阳光、情感相融、智慧相通、同步成长”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阳光课堂教学理念,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必然闪烁思维的火花,焕发生命的活力,才真正称得上和谐高效的阳光课堂! 
  作者简介:王少华,女,烟台十中英语教研组长。07年被选派赴英国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曾被授予“全国课题先进个人”、“烟台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烟台名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参加烟台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并被授予“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授课专家”。所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现代教育导报》、《学英语》、《英语辅导报》、《中华少年》、《烟台教育》等刊物发表。参与编写中学英语《考点难点辨析大全》和《初中英语学业考试指导与训练》,目前正在参与“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