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怎样在数学学习中提高运算能力

【作者】 龙明勇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运算能力是指对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统称。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对高中阶段的运算能力要求,常见错误,常见的思维方向,结合高考试题进行整合。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关键词:运算能力 ;合理选择; 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 运算兴趣; 总结
  目前,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状况是很差的,不少老师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不明算理,机械地照搬公式;有的则是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也有的学生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也有相当多的老师只着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我们要认识到,计算机、计算器等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实际上是人们在传统的计算方法上发展而来的,没有传统的计算,也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先进计算工具。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学会计算,怎么会有将来计算的发展呢?将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发明,就落在下一代身上,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又快的目的。  
  1、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三、要摒弃原来的"恶习",建立起好的习惯。
  1、要重视计算、甚至是简单的计算,每一道题目我都要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因为考试80%的题目需要我们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的,所以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考试成绩的好坏。对于简单的题目,我们追求效率;对于复杂的题目,我们追求准确率。2、我们要适当的降低“涵养”,多动手,少动口。养成演算的好习惯,在考试中不但可以提高计算准确率,如果利用得当的话,更能节约我们的检查时间。3、扔掉一切使我们大脑生锈的“辅助工具”,把大脑练灵光,就不相信考场不让带“脑袋”。
  四、灵活运用公式,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高中阶段,许多专业的学习都经常用到简单的数值运算,但数值运算恰恰是高中学生的薄弱之处,他们的数值运算能力很差。其实,只要我们教师能进行恰当的引导,灵活运用公式,举一反三,也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高中有许多数学公式,能够简化计算,只要我们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经常运用这些公式,就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经常总结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运算能力是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着。因而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经常总结规律,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才能提高运算能力。
  最后、通过多记一些运算的规律和常用的算式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近日在北京图书大厦发现一本书《超右脑19×19口诀神奇的数学学习法》,其实就是让大家把一些常用的算式记住,在计算中灵活运用。记住一些常用算式,在考试时我们可以直接拿结果来用,这要比重新计算节约更多宝贵的考试时间。这些常用的算式,不但在计算时用的上,在分解质因数和通分时同样也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计算程序,注意计算策略再加上我们脑中多记的运算规律和算式,相信在考场上,我们定能够神勇无比,得到应该取得的好成绩。
  运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三个阶段都要持续培养。同时,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不仅只是数学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各理工科教师的职责。因此,我们高中(职业高中)的各理工科教师都应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运算能力的初步形成后,还必须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