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 王正希
【机构】 兰州石化公司幼教中心兰馨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以幼儿发展为本,实现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现代化,已成为现代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载体。信息技术的一些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多媒体以其鲜明、生动的特点,用图、文、声、像、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幼儿可感知、可接受的情景体验,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1.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云彩和风》是大班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素材点。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制作FLASH软件。结果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而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科学活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传统的教学来看普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挂图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组织上多半是通过教师用语言从头讲到尾的模式来进行的。对知识的把握也只是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这样我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这就是在多媒体技术下孩子们产生的主动、精彩、新奇的特性作用下的结果。
3、营造和谐环境,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同时可以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使他们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社会行为,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利用孩子喜欢绘画的天性,在电脑里装上了金山画王。傍晚分区活动中开辟了电脑区,让孩子自己在电脑里绘画。我们班的繁繁家中有电脑,很会组合画面,常常呼朋引伴,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画。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小朋友都学会了电脑绘画,每天傍晚的电脑前都有很多的小朋友,他们对电脑绘画已经情有独钟了。在孩子随意点击中自由组合,一幅幅奇特的、充满想象的画面刹那间就展现面前,孩子们常常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喜不已,老师在解读孩子的画中也常常被孩子丰富的想象所折服。
4、扩充信息,提供互动平台,开阔教师视野。
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获取信息,再经过思维加工纳入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作为学习者,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用感官受到,有些则需要通过电影、电视、这类媒体,或通过文字、数字这类符号间接的感受到。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示一系列由精心组合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构成的教学内容组合物,使受教育者同时得到多种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为教师寻找教学用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教师从繁重的、费时的教具制作之中解脱出来。教师们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腾出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使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有机结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共同的探讨、分工合作,最后实现国内教育资源共享,而计算机特有的复制功能,又为国际合作、互通信息提供了可能。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它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载体。信息技术的一些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图像直观、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多媒体以其鲜明、生动的特点,用图、文、声、像、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幼儿可感知、可接受的情景体验,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1.信息技术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云彩和风》是大班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素材点。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制作FLASH软件。结果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而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
2、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科学活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传统的教学来看普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挂图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组织上多半是通过教师用语言从头讲到尾的模式来进行的。对知识的把握也只是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页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这样我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这就是在多媒体技术下孩子们产生的主动、精彩、新奇的特性作用下的结果。
3、营造和谐环境,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同时可以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使他们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社会行为,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就利用孩子喜欢绘画的天性,在电脑里装上了金山画王。傍晚分区活动中开辟了电脑区,让孩子自己在电脑里绘画。我们班的繁繁家中有电脑,很会组合画面,常常呼朋引伴,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画。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小朋友都学会了电脑绘画,每天傍晚的电脑前都有很多的小朋友,他们对电脑绘画已经情有独钟了。在孩子随意点击中自由组合,一幅幅奇特的、充满想象的画面刹那间就展现面前,孩子们常常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喜不已,老师在解读孩子的画中也常常被孩子丰富的想象所折服。
4、扩充信息,提供互动平台,开阔教师视野。
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获取信息,再经过思维加工纳入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幼儿作为学习者,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用感官受到,有些则需要通过电影、电视、这类媒体,或通过文字、数字这类符号间接的感受到。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展示一系列由精心组合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构成的教学内容组合物,使受教育者同时得到多种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为教师寻找教学用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教师从繁重的、费时的教具制作之中解脱出来。教师们可以将大部分的时间腾出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使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有机结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共同的探讨、分工合作,最后实现国内教育资源共享,而计算机特有的复制功能,又为国际合作、互通信息提供了可能。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它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它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合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