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初步探讨
【作者】 苗清秀
【机构】 淄博市张店区湖田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每次放假回来后的第一节语文课,学生的学习状态都不会太好。这次课堂上也一样,我要求大家快速记忆四个词语,学生练背的积极性很差。于是我点名,让部分学生背出来,没想到在读背很多遍后,仍有同学背不过。课堂中,学生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嘴巴在背词语,心里却在想“喜洋洋、灰太郎”。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不用心、不用大脑思考学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在办公室里,经常听见老师们抱怨:讲过的问题,学生照样不会!反复强调的字词,学生照样写错!学生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往往一知半解,掌握的不系统、不全面,自然就不能学以致用。课堂上太多学生的心思像死水一般,不流动。即使听清楚了也印象不够深刻。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低。
综上两个常见问题的现象,归纳相同的一点是学生没有一个好的思考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呢?
根据学生的现状:我把学生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有能力思考,但是不去做;二是学生不会思考即没有思考习惯。相比来说第一类学生的问题,解决起来要容易一些,而培养第二类学生的思考习惯难度较大。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分层设计问题,分层提问学生。给学生信心,让他知道这个问题他有能力解决。给学生奖惩制度,让他知道这个问题他有能力解决就必须解决。相应的,如果学生通过思考把问题解决了,就及时的给予鼓励和奖励,让他有成功的快乐。
2、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把握时机,给学生展现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故意把问题表述模糊,然后请学生来代替说明。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好手段。
3、充分利用讲做练习题的时机。我们的配套练习题,一般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课上集中重难点讲解分析。每次在讲题之前,先让学生自读题目,然后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课堂中,留出必要的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就有了思考的余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做题之前先思考的习惯。
4、充分利用题型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相对一二年级的逐渐有了开放性,开放性越大的题目,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就越大。教师可以先适当引导学生,然后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组织语言,最后再分层次找学生说一说,同级别的学生做评比,给予奖励。
5、思考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外阅读。因此,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当我们发现孩子欠缺思考能力时,最先也是最有必要的就是引导他去进行课外阅读,这将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
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真正做到独立学习。
在办公室里,经常听见老师们抱怨:讲过的问题,学生照样不会!反复强调的字词,学生照样写错!学生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往往一知半解,掌握的不系统、不全面,自然就不能学以致用。课堂上太多学生的心思像死水一般,不流动。即使听清楚了也印象不够深刻。学生的求知欲越来越低。
综上两个常见问题的现象,归纳相同的一点是学生没有一个好的思考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呢?
根据学生的现状:我把学生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有能力思考,但是不去做;二是学生不会思考即没有思考习惯。相比来说第一类学生的问题,解决起来要容易一些,而培养第二类学生的思考习惯难度较大。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分层设计问题,分层提问学生。给学生信心,让他知道这个问题他有能力解决。给学生奖惩制度,让他知道这个问题他有能力解决就必须解决。相应的,如果学生通过思考把问题解决了,就及时的给予鼓励和奖励,让他有成功的快乐。
2、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把握时机,给学生展现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故意把问题表述模糊,然后请学生来代替说明。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好手段。
3、充分利用讲做练习题的时机。我们的配套练习题,一般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课上集中重难点讲解分析。每次在讲题之前,先让学生自读题目,然后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课堂中,留出必要的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就有了思考的余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做题之前先思考的习惯。
4、充分利用题型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相对一二年级的逐渐有了开放性,开放性越大的题目,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就越大。教师可以先适当引导学生,然后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组织语言,最后再分层次找学生说一说,同级别的学生做评比,给予奖励。
5、思考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外阅读。因此,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当我们发现孩子欠缺思考能力时,最先也是最有必要的就是引导他去进行课外阅读,这将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
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真正做到独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