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徜徉在中职写作教学的幸福田野里
【作者】 胡婷婷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半壁江山。文学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显现。作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获取这种感受,品味这种情感,领会这种见解,内化这种智慧,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中职写作 面批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一路耕耘,一路丰收。除了遵循扣题准、选材新、立意深、标题雅、感情真、描写全、结构巧、语言美这些套路和方法外,怎样面批和如何教学相长,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面批施教,沟通你我
与某个学生单独面对面地商讨作文中的优缺点,不居高临下地妄下权威性的断语,能缩短师生之间在年龄和身份等方面的距离,使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使学生自尊心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以热情和毅力,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面批作文是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卡耐基曾说过:“学习当众说话是天然的一种方法,可以克服不安,并且建立勇气和自信。何故?因为当众说话,可以使人们控制住自己的恐惧。”面批作文,教师和学生,主导和主体的和谐统一表现在相互的交谈,越交谈就越有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面批作文使许多同学走出了“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倒不出”的窘境。说与写是密不可分的,话说通了,文章的纹理也就通了;话说生动了,文章也就生动了。当学生认识了这一点,说与写的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面批作文还能拉近语文教学与中职生生活的距离,把语文学习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便于及时发现中职生的思想漏洞,在细微处巧施妙手,捕捉时机,正确填补,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中职生的作文内容引入健康轨道。
每个中职生都是独特而富有个性的,他们的生活背景、认知能力、天赋秉性、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个性也不尽相同。《西邻教子》的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教育中“张扬个性”从而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在一般人看来,五子三残,生活何以为继?但是“西邻”却真真做到了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让朴者种田,让敏者经商,让盲者算命,让偻者搓绳,让跛者织布。这个故事对中职作文教学的启发很大。面批作文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中,使其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达到“长其善,救其失”的目的。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在中职作文教学中也应该从个性化的理念出发,从关注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出发,尝试营造一个有助于学生生命充分生长的和谐宽容的作文教学环境,使每个中职生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写作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学相长,与生“共舞”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故而传统教育观非常推崇“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结果都获得了长进。中职作文教学同样适用。成功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为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出色的教师必定培养出出色的学生,成功的学生必定造就成功的教师。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能够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写作不是无谓的时光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我努力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和学生一起体会生活与写作中的意蕴。写作指导课不必一言堂,学生当有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能力,教师可采用点评下水作文的形式创造出让学生思考的机会,去唤醒学生主体的思考探究能力,体验和分享的自觉。教师的这种引领指导有很强的后续力量,它会触动学生心弦,让学生触类旁通,思绪万千。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是乐团成员,教师在首席领队,共奏乐曲,曲声和谐。师生之间有理解和接受,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创设了一种情景对话和师生精神交流的架构。对学生而言,这种精神的交往以为着心灵的敞开,主体性的体现和个性的张显及创造性的解放。师生相互沟通,彼此影响,双方补充,从而达到共同进步。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在教学实践中,我真正体会到,作文教学也应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收获,交流彼此的体验、情感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总之,作文课堂不是老师或者学生独霸的天下,而应是大家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师生共舞,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教师体验工作快乐的舞台。写作正如爬山,我们在不断思索中正逐渐接近山顶,极目远眺,相信不久便会一览众山小。
关键词:中职写作 面批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一路耕耘,一路丰收。除了遵循扣题准、选材新、立意深、标题雅、感情真、描写全、结构巧、语言美这些套路和方法外,怎样面批和如何教学相长,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面批施教,沟通你我
与某个学生单独面对面地商讨作文中的优缺点,不居高临下地妄下权威性的断语,能缩短师生之间在年龄和身份等方面的距离,使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使学生自尊心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以热情和毅力,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面批作文是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卡耐基曾说过:“学习当众说话是天然的一种方法,可以克服不安,并且建立勇气和自信。何故?因为当众说话,可以使人们控制住自己的恐惧。”面批作文,教师和学生,主导和主体的和谐统一表现在相互的交谈,越交谈就越有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面批作文使许多同学走出了“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倒不出”的窘境。说与写是密不可分的,话说通了,文章的纹理也就通了;话说生动了,文章也就生动了。当学生认识了这一点,说与写的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面批作文还能拉近语文教学与中职生生活的距离,把语文学习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便于及时发现中职生的思想漏洞,在细微处巧施妙手,捕捉时机,正确填补,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中职生的作文内容引入健康轨道。
每个中职生都是独特而富有个性的,他们的生活背景、认知能力、天赋秉性、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个性也不尽相同。《西邻教子》的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教育中“张扬个性”从而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在一般人看来,五子三残,生活何以为继?但是“西邻”却真真做到了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让朴者种田,让敏者经商,让盲者算命,让偻者搓绳,让跛者织布。这个故事对中职作文教学的启发很大。面批作文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中,使其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达到“长其善,救其失”的目的。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在中职作文教学中也应该从个性化的理念出发,从关注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差异出发,尝试营造一个有助于学生生命充分生长的和谐宽容的作文教学环境,使每个中职生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写作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学相长,与生“共舞”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故而传统教育观非常推崇“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结果都获得了长进。中职作文教学同样适用。成功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为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出色的教师必定培养出出色的学生,成功的学生必定造就成功的教师。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能够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写作不是无谓的时光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我努力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和学生一起体会生活与写作中的意蕴。写作指导课不必一言堂,学生当有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能力,教师可采用点评下水作文的形式创造出让学生思考的机会,去唤醒学生主体的思考探究能力,体验和分享的自觉。教师的这种引领指导有很强的后续力量,它会触动学生心弦,让学生触类旁通,思绪万千。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是乐团成员,教师在首席领队,共奏乐曲,曲声和谐。师生之间有理解和接受,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创设了一种情景对话和师生精神交流的架构。对学生而言,这种精神的交往以为着心灵的敞开,主体性的体现和个性的张显及创造性的解放。师生相互沟通,彼此影响,双方补充,从而达到共同进步。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在教学实践中,我真正体会到,作文教学也应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收获,交流彼此的体验、情感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总之,作文课堂不是老师或者学生独霸的天下,而应是大家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师生共舞,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教师体验工作快乐的舞台。写作正如爬山,我们在不断思索中正逐渐接近山顶,极目远眺,相信不久便会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