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马海英

【机构】 南充市五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促使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主动地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之一,其在表达的过程中既能够向学生展示出我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特点,表达相应的作者情感,感受到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朝代的社会风貌,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继而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
  关键词:语文课堂;诗词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一生的成长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古诗词作为一种极富文化底蕴、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对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古诗词的世界当中,让学生在对应的情景当中,深刻了解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情感,通过古诗词的方式进行表达是独属于中国的特色文学表达形式。通过加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较好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进行古诗词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并在此基础之上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及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还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传承。由于在古诗词中包含了较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因此,能够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诗词的专业素养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初心,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的个性发展。当今的教育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他们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基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与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如果把基石比做黄金,那么良好的教育理念就是“点金术”。良好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在教授学生学习,也在教授学生如何的应用知识。何为教学理念?是教师对如何培养人的认识和理解,主要体现在了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反思的开展中。
  (二)营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是一门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古诗词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达成。然而,在教授古诗词时,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喜爱古诗词,教师需要创设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第一,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情境营造。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观察或者亲身体验相关场景,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感悟其中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进行古诗词内容的学习时,由于受到语言的影响,学生对其内容进行理解相对困难,对于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更是难上加难。鉴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可尝试依据小学阶段学生具有相对较重好奇心理这一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教学的内容来完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尝试借助人物事件来完成各个场景的描绘,并带领学生进入相对应的场景之中,还能够促使学生与其内容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四)引导多元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古诗当中所表达的情感,作者想要衬托的内涵,都是学习当中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思考,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当然,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还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多元感悟古诗词,活跃在课堂上的学习思维,能使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诗歌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而且古代诗词和现在的社会相去甚远,与现在的语言也有很大的区别,光靠基础知识很难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学时,要从现实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它和传统的诗词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画作、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从画作、照片、视频中感受到更深刻的意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图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给学生一个个地指出相应的图片,并利用古典诗词中的诗句来分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味每一句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把意境转化为一种渐变的影像,并在影片中用中文标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能够从某种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综合发展,就要重视多样化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参加学习培训,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手法,运用多样教学手段和趣味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和体验,推动课堂的升级革新。
  参考文献:
  [1]石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9):18-19.
  [2]钟旺情.浅谈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7(31):43-44.
  [3]王敏.群文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21(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