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张 举

【机构】 义合堂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 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 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这里的倾听,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课堂上,精力要集中,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们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在这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做好听的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备铃响要做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倾心听同学发言,做到边听边思考,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2、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做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还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
  3、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
  当然小学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领。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思维的多向性与灵活性。教师可通过激励性语言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与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而学生在实际解题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因此,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估算——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坚决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五、培养学生复习巩固的习惯
  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数学能力。
  首先完成课后或家庭作业是巩固知识重要的一环。具体要求是:一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二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完成作业时能自我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被周围所干扰。三做作业要有计划,什么时候完成的作业,绝对不能拖拉,发现错误及时请教,不要把疑问带到以后的学习中。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