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

【作者】 贺连发

【机构】 高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社会的希望。从小对他们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让他们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孩子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社会、家庭,才能充满和谐,学校才能成为他们健康成长、愉快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学校 社会 学生 法制安全教育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社会的希望。从小培养他们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孩子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如今,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纪律观念涣散,辍学、打仗斗殴、绑架、吸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且违法犯罪现象逐年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从小对他们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已势在必行。
  怎样才能更好的对小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呢?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青少年学生要在法律素质上下功夫,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法制教育课,并且做到保证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今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的要求,结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及接受、理解、辨别等能力,浅谈对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看法:
  一、强化领导、重在落实
  建立健全法制安全教育领导班子.制定合理、有效、操作性强的安全教育流程。真正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同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快乐、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安全管理、形式多样
  1、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如此。法制安全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明确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使法制安全教育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2、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升起、标语、板报等形式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各学科也要结合实际,适时渗透安全教育,把法制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充分运用《小学生道德教育读本》、《中小学生守则》等现有教材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3、充分利用家校活动,对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家长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素质,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4、开辟法制宣传栏、张贴法制挂图、播放法制教育影片。定期宣传基本法律常识。
  三、加强师资,多管齐下
  建立相对稳定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是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聘请有一定法制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校外法制辅导员,定期为学生上法制课。配合学校、家庭帮助解决有问题的学生,协助治理周边环境,维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
  当然,法制宣传教育对小学生来讲,由于受知识面、理解、思维、辨别等多方面能力的影响,对名目繁多、内容深奥的法律条款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理性东西或背熟多少法律条款。教师只要在选材、举例或挂图上多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初步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讲清道理、理解危害并且能辨别是非就可以了。
  同时,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教育部门举行的法制教育培训交流、研讨活动,订阅一些有关法制教育的报刊杂志,让他们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了解常见的法律案例,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这就为教育少年儿童遵纪守法打下良好基础。
  四、真情感化,关爱留守
  现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农村14岁以下留守儿童保守估计至少在4500万以上。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孤僻、无安全感和安全意识,有暴力倾向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长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扭曲的人格,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差,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这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面对种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个留守儿童多加关爱,用真情去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心、爱护所带来的温暖。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现象。
  五、教育为主,正面引导。
  小学生思想单纯、幼稚,好奇心、模仿性极强,对电影、故事中的情节、动作等时常有尝一尝、试一试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正面教育的素材、事例出发,让学生懂得“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并以善良、美好的事物去陶冶心灵。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决不能给孩子以恐怖、阴森、惊险、刺激的镜头,更不要过多过细地讲解一些犯罪的方法、方式和手段,以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投下阴影,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对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纷繁而复杂,不能急于求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充分利用学校中现有的资源,多角度、多层面的加强法制教育。同时也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进行清理和整顿,还学生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责任高于一切,安全源于付出”。如果我们每位教师时时都能提醒着自己,安全教育到位,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倍感幸福的温馨!
  法制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安全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生命高于一切。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孩子的未来,安全教育应当时时讲、处处讲,并且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加强对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愉快学习的乐园。
  作者简介:
  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省沧州二师,1995年7月,获得大专学历。
  1985----1996任高川乡中学数学教师;1996---至今,任高川小学校长。
  任教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
  任职期间: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各种活动走在了其他单位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