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作者】 戴珍珍
【机构】 南充市五星育新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标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国家要求小学语文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想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之中,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利用语文教学这一天然优势,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教育多角度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优秀人才输送新的血液,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红色精神,品鉴红色经典,感受并继承发扬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教育;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独特文化,其拥有长久的历史积淀,内容多元且复杂,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学生理解,教师必须要充分理解红色文化,将其整理和归纳,使理论学习更加系统和全面,引导小学学生能够理解红色文化,爱上红色文化。本文将首先讲述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红色文化渗透语文教学的意义,着重讲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1.结合教材内容,突出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教育任重道远,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但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就地取材,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红色文化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要把握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意义,挖掘其中中华优秀红色文化的内容,并将其进行合适的放大拓展,将课文教学变得富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对此,教师必须要对课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其中体现红色精神的内容进行拓展,将书本教学同红色文化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完成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强化了红色文化教学,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教学,源于课本内容,但不止于课本内容,合适的拓展教学能够和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例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其中的爱国精神进行着重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远大的抱负,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把体现相同精神的人物作为例子,进行拓展教学,例如詹天佑决心献身铁路事业的故事,再例如钱学森坚决回国的故事,帮助课文内容的理解外,还能够突出红色文化。再例如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其中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进行着重教学,让学生能够铭记历史,敢于斗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教学,讲述有相同经历的“放牛娃王二小”与“小夜莺”的抗争故事,让学生在共情中更好地体会红色文化,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
2.采用信息化教学,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万物都有丰富的好奇心,因此对于枯燥的课本文字,利用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强化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新课标明确指出,为了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学生更能接受的途径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结合课堂时间进行适当的剪辑浓缩,实现课堂时间的均匀分配,最大化发挥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教学作用。
例如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上搜寻相关的影片,将其中描写课文节选部分剪辑出来,在课文讲解时播放让学生结合课本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或者在课文讲解后播放起到回忆和知识巩固作用,除此以外,影片的形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看到小英雄雨来的英勇无畏,对红色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再例如《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有关中国革命圣地的记录片,讲述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红军长征到延安,并且建立解放战争的总后方——西北革命根据地,例如毛泽东在延安展开的瓦窑堡会议,纪录片的形式能够很好的营造红色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体会延安精神,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
3.开展红色课堂活动,宣扬红色经典
除了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适当的课堂活动安排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专注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倡语文教师设创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实际科学合理且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创建情境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红色文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题,既要富有红色分化教学,也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后,教师可以组织课本剧课堂活动,提供一些舞台道具,让学生扮演《小英雄雨来》中的各种角色,通过扮演的形式来更好的理解角色心情,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红色文化,再例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时,教师可以布置诗歌主题为“红色精神”,让学生分组去选择和准备合适的诗歌,并在课堂活动当日合作表演,并分享诗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或者整个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亲身体会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代又一代先进共产党人将伟大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宝贵遗产,红色文化诞生于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因此实践是体验和学习红色文化的最好方式,在时间空间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学生组团去拜访革命老兵,聆听革命老兵的红色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若地理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展开“革命圣地巡游”的实践活动,去附近的革命纪念馆或者一些革命景点进行拜访,让学生能够通过红色的人与物来能够对红色文化有更深的体验。在实践活动进行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解说者的角色,在保证学生的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且讲解给学生各种革命历史遗物背后的历史,以及各种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实践内容有着较深的理解,且有较好的组织能力。
结束语
新课标改革后,红色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从教材内容出发,把握红色内容,从课堂教学出发,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红色氛围的营造,从课后资源出发,构建红色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孟丽君.红色文化在语文课程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2):16.
[2]杨梅.红色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及其挖掘路径深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22.
关键词:小学教育;红色文化;教学策略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独特文化,其拥有长久的历史积淀,内容多元且复杂,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学生理解,教师必须要充分理解红色文化,将其整理和归纳,使理论学习更加系统和全面,引导小学学生能够理解红色文化,爱上红色文化。本文将首先讲述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红色文化渗透语文教学的意义,着重讲解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1.结合教材内容,突出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教育任重道远,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但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就地取材,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红色文化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要把握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意义,挖掘其中中华优秀红色文化的内容,并将其进行合适的放大拓展,将课文教学变得富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对此,教师必须要对课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其中体现红色精神的内容进行拓展,将书本教学同红色文化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完成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强化了红色文化教学,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教学,源于课本内容,但不止于课本内容,合适的拓展教学能够和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例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其中的爱国精神进行着重教学,让学生能够拥有远大的抱负,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把体现相同精神的人物作为例子,进行拓展教学,例如詹天佑决心献身铁路事业的故事,再例如钱学森坚决回国的故事,帮助课文内容的理解外,还能够突出红色文化。再例如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其中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进行着重教学,让学生能够铭记历史,敢于斗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教学,讲述有相同经历的“放牛娃王二小”与“小夜莺”的抗争故事,让学生在共情中更好地体会红色文化,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
2.采用信息化教学,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万物都有丰富的好奇心,因此对于枯燥的课本文字,利用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强化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新课标明确指出,为了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学生更能接受的途径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结合课堂时间进行适当的剪辑浓缩,实现课堂时间的均匀分配,最大化发挥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教学作用。
例如在《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上搜寻相关的影片,将其中描写课文节选部分剪辑出来,在课文讲解时播放让学生结合课本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或者在课文讲解后播放起到回忆和知识巩固作用,除此以外,影片的形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看到小英雄雨来的英勇无畏,对红色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再例如《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有关中国革命圣地的记录片,讲述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红军长征到延安,并且建立解放战争的总后方——西北革命根据地,例如毛泽东在延安展开的瓦窑堡会议,纪录片的形式能够很好的营造红色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体会延安精神,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
3.开展红色课堂活动,宣扬红色经典
除了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适当的课堂活动安排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专注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倡语文教师设创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实际科学合理且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创建情境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红色文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题,既要富有红色分化教学,也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后,教师可以组织课本剧课堂活动,提供一些舞台道具,让学生扮演《小英雄雨来》中的各种角色,通过扮演的形式来更好的理解角色心情,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红色文化,再例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时,教师可以布置诗歌主题为“红色精神”,让学生分组去选择和准备合适的诗歌,并在课堂活动当日合作表演,并分享诗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或者整个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亲身体会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代又一代先进共产党人将伟大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宝贵遗产,红色文化诞生于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因此实践是体验和学习红色文化的最好方式,在时间空间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的实践活动,学生组团去拜访革命老兵,聆听革命老兵的红色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若地理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展开“革命圣地巡游”的实践活动,去附近的革命纪念馆或者一些革命景点进行拜访,让学生能够通过红色的人与物来能够对红色文化有更深的体验。在实践活动进行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解说者的角色,在保证学生的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且讲解给学生各种革命历史遗物背后的历史,以及各种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实践内容有着较深的理解,且有较好的组织能力。
结束语
新课标改革后,红色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从教材内容出发,把握红色内容,从课堂教学出发,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红色氛围的营造,从课后资源出发,构建红色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孟丽君.红色文化在语文课程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2):16.
[2]杨梅.红色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及其挖掘路径深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