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 甘夏丽

【机构】 沿山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教师的责任绝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工厂里的产品一样,都是会答题考试,能考取好成绩的书呆子,而是要充分地激发每个学生身上所蕴含的丰富的创造潜能,最终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 数学;兴趣;高效课堂;教学思路
  小学数学是基础的学科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小学教师应把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放在教学之重。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探索、去创新、去主动探究。新课改下,教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抓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1、要有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和勤奋进取的工作精神
  在理论上逐步提高,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基本功;在学识上要不断充实,平时教师的阅读也不局限在所教专业的范畴,还要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不然他的发展会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学,方能海阔天空;在经验上要不断反思、总结,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会有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2、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作为跨世纪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只有扎实的教学技能还不够,要想对活的课堂灵活驾驭应对自如,还要善于破陈出新、吐故纳新,有新颖、独到的眼界。
  3、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通过研读和交流,整体感知、分析、理解、掌握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掌握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三维”目标。将这些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全面把握教材,正确定位目标。
  4、要善于挖掘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正在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与现实世界的接轨使得教学资源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连网、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等途径获得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具体实情优化教学内容甚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细心观察,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素材,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就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驾轻就熟,增加课堂的生命力。
  二、优化师生关系
  老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形成平等和民主的关系。老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老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老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三、抓好课堂教学
  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有效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来
  2、开展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准学生的认知基础,它是探究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任何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究要求,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3、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学生独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师生共同互动的过程。小学生受知识的经验及能力的发展水平的限制,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发挥还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而指导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虽然我们的学生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但如果得不到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探究、合作不能产生更深层的飞跃,而只是停留在浅层的认识活动水平和看似“热闹”的合作活动场景。特别是当学生在探究、合作中遇到障碍和困难时,需要我们的教师“点化”,这样才能发挥探究与合作的最大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