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有效设计开发学生自我发展潜力的课外作业的途径
【作者】 刘翠红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引 言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任务型教育认为,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课外作业是把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并和任务型教学观点有机结合的最有效的一条途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的课外作业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磁带、抄单词、朗读、背诵是现行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它的一成不变、重复单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多彩、变幻迷人的现实生活形成很大的反差。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水平,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设计出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即有整体性又有延伸性的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拓展学生自我发展空间。
二、五种课外作业的设计
1、布置趣味性作业,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学好任何一门课,离开“兴趣”二字只能是逆水行舟,事倍功半。我们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唱一唱、演一演等形式多变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寻乐,在乐趣中学习。比如教学普通高级中学《英语》第一册(下)Unit 20 Humour和Unit 21 Body Language之后,我们布置学生制作卡片。每人两张,一张画一幅幽默画或表达身势语的图画,另一张卡片配上相应的英文对话或解释。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在全班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和“经典图片奖”。
2、设计创造性任务,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课外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业,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完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 's Book 1B Unit 13 Healthy Eating 这一单元之后,我们布置了“关注生活,发现身边的英语”的任务:自己设计一个食谱。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遇到问题,并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实践作业中,学生产生问题时,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教师、问父母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事实证明,学生们总能从创造性设计中找到乐趣,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又进一步拓展了思维,也增进了友谊。
3、开展交际性活动,促进多元互动
交际性任务的设计要遵循信息互补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动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最新研究表明,课外作业强调亲子互动和同伴互动,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关系智能。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或改编课文内容、表演短剧,与指定的合作伙伴打电话或互发E-mail等。这样的合作性学习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完了Unit 22 A World of Fun 中 speaking 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绘制一张到永昌县北海子公园和武当山旅游的路线图。根据这张旅游图编一个从永昌四中出发到旅游地旅游的导游对话。这时候学生们可以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各尽所能共同完成这一任务。又如学完Unit 17 Great Woman 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课外任务:与父母共同设计,给母亲准备一次生日宴会的计划。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戴。整个活动在亲情的爱河中融洽进行。学生可利用已学的句型:(1) I want to buy …for…(2) I will invite …to… (3) I will make the room…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最后带着各自的意愿和设计计划参与小组讨论,推选出“最佳计划”和“最理解母亲的子女”。这个任务即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意愿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亲情”的理解,真是一举两得!
4、尝试实践性任务,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语言的最本质的特点是交际性,它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活化于实际生活,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即“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如学完Unit 19 Modern Agriculture 之后,因为该内容极贴近实际生活,为此我们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依据以下表格完成任务。
5、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正确对待,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要求,就会出现“饱的饱、饥的饥”,甚至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增加学生的焦虑感,从而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如学习了Unit 1 Good Friends 之后,我们设计了三种作业:第一种作业,列举把描绘朋友品质的单词制成小卡片;第二种作业,是写几句话描述你的朋友;第三种作业,是以friendship为题写一篇作文。值得一提的是,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我们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积极性,而要让他们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布置层次性作业,而学生都会选择相对自己实际水平较有难度的题去做。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作业为英语教学创造了一片新天地,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增添了无限乐趣。课外作业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并使其不断发展与完善,还有待于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倪佩琴“英语教学的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3、卢莉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示例”,《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4、姚立新“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任务型教育认为,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课外作业是把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并和任务型教学观点有机结合的最有效的一条途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的课外作业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磁带、抄单词、朗读、背诵是现行课外作业的主要形式。它的一成不变、重复单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多彩、变幻迷人的现实生活形成很大的反差。为了改变现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水平,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设计出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即有整体性又有延伸性的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拓展学生自我发展空间。
二、五种课外作业的设计
1、布置趣味性作业,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学好任何一门课,离开“兴趣”二字只能是逆水行舟,事倍功半。我们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唱一唱、演一演等形式多变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寻乐,在乐趣中学习。比如教学普通高级中学《英语》第一册(下)Unit 20 Humour和Unit 21 Body Language之后,我们布置学生制作卡片。每人两张,一张画一幅幽默画或表达身势语的图画,另一张卡片配上相应的英文对话或解释。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在全班评选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和“经典图片奖”。
2、设计创造性任务,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课外作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业,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完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 's Book 1B Unit 13 Healthy Eating 这一单元之后,我们布置了“关注生活,发现身边的英语”的任务:自己设计一个食谱。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遇到问题,并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实践作业中,学生产生问题时,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教师、问父母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事实证明,学生们总能从创造性设计中找到乐趣,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又进一步拓展了思维,也增进了友谊。
3、开展交际性活动,促进多元互动
交际性任务的设计要遵循信息互补的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动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最新研究表明,课外作业强调亲子互动和同伴互动,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关系智能。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或改编课文内容、表演短剧,与指定的合作伙伴打电话或互发E-mail等。这样的合作性学习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完了Unit 22 A World of Fun 中 speaking 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绘制一张到永昌县北海子公园和武当山旅游的路线图。根据这张旅游图编一个从永昌四中出发到旅游地旅游的导游对话。这时候学生们可以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各尽所能共同完成这一任务。又如学完Unit 17 Great Woman 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课外任务:与父母共同设计,给母亲准备一次生日宴会的计划。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戴。整个活动在亲情的爱河中融洽进行。学生可利用已学的句型:(1) I want to buy …for…(2) I will invite …to… (3) I will make the room…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最后带着各自的意愿和设计计划参与小组讨论,推选出“最佳计划”和“最理解母亲的子女”。这个任务即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意愿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亲情”的理解,真是一举两得!
4、尝试实践性任务,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语言的最本质的特点是交际性,它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活化于实际生活,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即“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如学完Unit 19 Modern Agriculture 之后,因为该内容极贴近实际生活,为此我们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依据以下表格完成任务。
5、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正确对待,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要求,就会出现“饱的饱、饥的饥”,甚至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增加学生的焦虑感,从而导致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所以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如学习了Unit 1 Good Friends 之后,我们设计了三种作业:第一种作业,列举把描绘朋友品质的单词制成小卡片;第二种作业,是写几句话描述你的朋友;第三种作业,是以friendship为题写一篇作文。值得一提的是,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我们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积极性,而要让他们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布置层次性作业,而学生都会选择相对自己实际水平较有难度的题去做。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作业为英语教学创造了一片新天地,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增添了无限乐趣。课外作业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并使其不断发展与完善,还有待于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倪佩琴“英语教学的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3、卢莉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示例”,《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4、姚立新“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