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高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周丽梅
【机构】 田家炳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高中化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中生 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本人对自己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各种培训学习交流的反思和总结,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水平,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促进自主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发动学生的自主思维时,可用多种方式。
第一、可以展示现实情景,启迪学生自主探究。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其实,生产和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太多太多,学生之所以缺乏感性体验,是因为学生熟视无睹,没有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但又说不清其道理的问题,能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氯气的教学中,引入一段运输液氯的槽罐车侧翻造成氯气泄露,消防员用大量水喷洒槽罐车并在旁边的池塘中加入大量消石灰的新闻视频,以及事故后旁边庄稼地里的麦苗变为一片枯黄的新闻镜头。看了这个新闻片段,学生对学习氯气的欲望马上被激发了。我们则可以从这个新闻中提取有关氯气的内容进行设问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氯气什么颜色?液氯储存在哪?为什么要喷洒大量水?为什么要在池塘中加入大量消石灰?麦苗为什么一下子就枯黄了?让学生自己得出各种结论后,还可以提醒学生视频中记者的有关描述是否确切妥当,应该怎么改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进一步调动,我们还可以顺势告诉学生,现在很多报纸杂志上的有关化学问题上的讲法是有问题的,你能收集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吗?
第二、可以创设精选的化学史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史即化学发展的纪录,也是一部化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著名的发现事例,经简化、设计、编制后,编成富有启发性的材料,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模拟一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整理当年发现苯环结构的整个漫长过程中的史实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当年提出的各种结构猜想有哪些合理性,又有哪些缺憾,又是通过哪些实验事实进行判断否定的,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维方法,而不能只讲凯库勒做梦得出苯环结构这一点。得出苯的凯库勒式结构后,可以继续创设问题:凯库勒式按照我们现有的知识去理解,有没有什么缺陷?
第三、可以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化学实验自始至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不仅形象生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和掌握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比如我们在学习铁的氢氧化物时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以制备白色的Fe(OH)2。当我们将实验室里直接拿来的NaOH溶液和FeCl2溶液滴加到一起时,只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根本就没看到有白色沉淀。这个现象和预设的结果大相径庭,这时该实验的问题情景创设出来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从实验试剂的角度思考可能出了什么问题?试剂该怎么处理?从实验操作角度思考可能出了什么问题?该怎么操作?从氧化还原角度思考怎样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你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实验方案吗?对于学生设计的一些无法直接用实验室现有装置设备展示的化学实验,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给学生看,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分析改进。
二、精心准备,促进自主探究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检查任务,也精心设计了探究内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再得出结论。本来设计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仍然会忽视学生的讨论,直接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案,或者由某个优秀学生讲出他的方案,然后全班的同学来按此方案进行实验。这表面上看是自主探究学习,可实质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正确方法呢?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从中掌握自主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领会它的实质,我们才能真正地正确运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常开展40分钟的课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由于时间短内容多,正常情况下难有探究结果。这样带来的结果是:非但不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反而由于老师在40分钟内急于求成,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受挫,甚至干脆消极地等待老师直接公布结果,也会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明白产生这一系列化学现象的原因和经过。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在对学生的基础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学生学习的节奏和方向。如我们在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时,首先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分析提出几种可能使铁生锈的原因:是酸?是盐?是水?是氧气?还是多种物质的共同作用?是直接发生了反应,还是通过原电池原理发生反应?然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想,去设计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欲望。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得出结论。
三、适时引导,促进自主评价
为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偏离学习目标,并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本环节一般从以下三步入手:(1)引导学生评价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程度,使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结果;(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达标的思路及采取的方法,并与同学们对照,使自己的认知条理化、方法最优化;(3)引导学生回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尤其是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使他们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自主评价调控的后两步过程在诸多教学模式中难以见到,也是日常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两步,但它又确实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用,因而是最有价值的两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两步,要舍得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地反思、回味和总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能力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增强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课堂行为变革丛书———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吴俊明.把转变学习方式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中学化学教学,2002.(6).
[3]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4]张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1999,(8).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中生 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本人对自己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各种培训学习交流的反思和总结,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水平,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促进自主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发动学生的自主思维时,可用多种方式。
第一、可以展示现实情景,启迪学生自主探究。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其实,生产和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太多太多,学生之所以缺乏感性体验,是因为学生熟视无睹,没有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但又说不清其道理的问题,能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氯气的教学中,引入一段运输液氯的槽罐车侧翻造成氯气泄露,消防员用大量水喷洒槽罐车并在旁边的池塘中加入大量消石灰的新闻视频,以及事故后旁边庄稼地里的麦苗变为一片枯黄的新闻镜头。看了这个新闻片段,学生对学习氯气的欲望马上被激发了。我们则可以从这个新闻中提取有关氯气的内容进行设问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氯气什么颜色?液氯储存在哪?为什么要喷洒大量水?为什么要在池塘中加入大量消石灰?麦苗为什么一下子就枯黄了?让学生自己得出各种结论后,还可以提醒学生视频中记者的有关描述是否确切妥当,应该怎么改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进一步调动,我们还可以顺势告诉学生,现在很多报纸杂志上的有关化学问题上的讲法是有问题的,你能收集并指出其中的问题吗?
第二、可以创设精选的化学史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史即化学发展的纪录,也是一部化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或著名的发现事例,经简化、设计、编制后,编成富有启发性的材料,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模拟一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比如我们可以整理当年发现苯环结构的整个漫长过程中的史实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当年提出的各种结构猜想有哪些合理性,又有哪些缺憾,又是通过哪些实验事实进行判断否定的,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维方法,而不能只讲凯库勒做梦得出苯环结构这一点。得出苯的凯库勒式结构后,可以继续创设问题:凯库勒式按照我们现有的知识去理解,有没有什么缺陷?
第三、可以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化学实验自始至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不仅形象生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和掌握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比如我们在学习铁的氢氧化物时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以制备白色的Fe(OH)2。当我们将实验室里直接拿来的NaOH溶液和FeCl2溶液滴加到一起时,只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根本就没看到有白色沉淀。这个现象和预设的结果大相径庭,这时该实验的问题情景创设出来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从实验试剂的角度思考可能出了什么问题?试剂该怎么处理?从实验操作角度思考可能出了什么问题?该怎么操作?从氧化还原角度思考怎样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你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实验方案吗?对于学生设计的一些无法直接用实验室现有装置设备展示的化学实验,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给学生看,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分析改进。
二、精心准备,促进自主探究
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检查任务,也精心设计了探究内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再得出结论。本来设计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仍然会忽视学生的讨论,直接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案,或者由某个优秀学生讲出他的方案,然后全班的同学来按此方案进行实验。这表面上看是自主探究学习,可实质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正确方法呢?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从中掌握自主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领会它的实质,我们才能真正地正确运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在上公开课时常开展40分钟的课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由于时间短内容多,正常情况下难有探究结果。这样带来的结果是:非但不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反而由于老师在40分钟内急于求成,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受挫,甚至干脆消极地等待老师直接公布结果,也会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明白产生这一系列化学现象的原因和经过。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在对学生的基础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学生学习的节奏和方向。如我们在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时,首先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分析提出几种可能使铁生锈的原因:是酸?是盐?是水?是氧气?还是多种物质的共同作用?是直接发生了反应,还是通过原电池原理发生反应?然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想,去设计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欲望。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得出结论。
三、适时引导,促进自主评价
为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偏离学习目标,并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本环节一般从以下三步入手:(1)引导学生评价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程度,使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结果;(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达标的思路及采取的方法,并与同学们对照,使自己的认知条理化、方法最优化;(3)引导学生回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尤其是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使他们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自主评价调控的后两步过程在诸多教学模式中难以见到,也是日常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两步,但它又确实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用,因而是最有价值的两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两步,要舍得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及时地反思、回味和总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能力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增强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课堂行为变革丛书———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吴俊明.把转变学习方式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中学化学教学,2002.(6).
[3]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4]张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