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兴趣小组活动之实践

【作者】 周建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从水火箭纸火箭飞行比赛和“鸡蛋撞地球”活动,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活动,中学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中学如何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对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兴趣小组  水火箭  小制作  操作技能 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并学好物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举办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的项目多种多样,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水火箭纸火箭飞行比赛增强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水火箭升空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水火箭升空后,靠本身的惯性力量继续飞行,可是受到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的影响,使得速度愈来愈慢,最后呈抛线掉落地面。学生在放飞调试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自己想办法让火箭飞得更高。
  纸火箭的发射装置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为1根硬塑料管.,中间连接一根软塑料管,尾部再与1个塑料瓶相连接;纸火箭的制作:纸火箭用表面比较光滑而且稍微偏厚的广告纸或一面较光滑的卡纸卷成1个长锥形。纸火箭放在硬塑料管上,发射时脚用车蹬塑料瓶即可,以1个大塑料瓶内的空气为动力,发射一支纸制的火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研究影响纸火箭发射距离的因素,尝试改进设计,力求使火箭的飞行距离最远。
  活动中先进行水火箭飞行比赛,再进行纸火箭飞行比赛。比赛中,因为场面宏大,观众太多,气氛异常高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火一般燃烧,为了使火箭飞行距离最远,学生们总是各出点子,争论不休,就连平时物理成绩很差的学生也异常积极参与火箭的改造,这个活动对学生学习物理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
  比赛结束时,让飞得远的火箭制作者发表讲旖介绍制作心得,说明飞得远远的原因。
  二、“鸡蛋撞地球”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要求将一枚普通生鸡蛋从三楼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上,鸡蛋必须有二分之一以上部分暴露在外(可以看到鸡蛋),包裹方法不限,以鸡蛋落地后完好为目标。在蛋壳不破裂、没有损坏的前提下,整个装置质量(不包括鸡蛋)轻者为胜。比赛用鸡蛋不能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
        “鸡蛋撞地球”活动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到物理中压强、动量、物体的平衡、空气阻力等知识,此活动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和锻炼十分有效,鸡蛋撞地球探究实验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快乐物理等变成现实。首先组织学生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棉花、海绵、气球、泡沫、手帕等都可以用,要求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制作一个既轻便又稳定的装置,以辅助鸡蛋“软着陆”。学生分组开展,共同设计缓冲装置的结构,讨论缓冲的材料,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比赛中,有的学生给鸡蛋安装了保护支架,有的给鸡蛋设计了缓冲着陆器,还有的则为鸡蛋安上了降落伞“翅膀”,各展神通。
        比赛中学生交流实验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从装置的结构、所使用材料的特性、制作工艺、实验时的操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学生能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设计和制作实验装置并进行现场实验,加以检验。这个活动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举办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活动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科技小发明应为学生自己的原创,要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小发明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不是仿制、复制原来已有的东西,这是最主要的特点。科技小制作是在他人已有模型前提下的模仿制作,要求科技含量讥,制作精美。以上每件作品要带说明书,粘贴在作品的下方。
        我要求兴趣小组人员每月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一件小发明或小制作,制作对象既可以是对课本中演示实验的改进或补充,也可以是别出心裁的新创造。作品要求合理、实用、容易操作。我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务,把难度较大的项目交给接受能力强、反应快的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则把他们组成几人小组,共同完成简单一些的制作。在他们创作期间我经常过问,提出建议,提供材料和资料,共同研究解决难点的办法。
        学生通过参与小制作活动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由于感到自己在选材和制作技术上有可能比其他同学好,一些平时贪玩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制作,尤其是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他们会更加投入,不怕麻烦,反复修改,表现出极大的潜能和很强的拼搏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因此,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人多了,敢于提出问题的人多了,进行探究式实验的人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四、举办中学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是难度相对较大的项目,参赛对象是成绩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此项比赛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考察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但是在实验法办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一样很高,一些成绩一般但好胜心强的学生也积极报名参赛。比赛场地选在物理实验室,比赛为学生现场分组操作(不得携带教材及资料),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所规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记录。比赛项目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固体的密度等。这些实验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用作比赛项目有实际的意义,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先做一份评分标准: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并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光具座、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1、光具座放好在桌面上,按顺序固定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分)
  2、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并记录下来。(1分)
  3、把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
  (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1分)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处,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1分)
  (3)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1分)
  (4)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不能,则从光屏一侧,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特点。(1分)
  4、设计表格。(1分)
  5、整理实验仪器。(1分)
  6、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分)
  比赛结束,指出参赛选手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和熟练的地方,提出改进要求,对每个实验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包括如何观察与记录、计算等作出指导。一些实验操作看起来挺简单,做起来就不容易,现场会有很多突发问题出现,有些学生会不知所措,让学生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课堂上会更加认真听课,细细体会物理的实验操作。
  综上所述,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快乐中学习,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获取一些科技知识和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产生积极影响。在学期初制定物理课外兴趣活动计划,争取各科任教师的配合协作以及学校的支持,把物理课外兴趣活动积极开展起来,对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应用物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恩权等《关于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比赛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师2001.3
  [2]张艳萍《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教学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