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巧用多媒体 有效激活美术课

【作者】 毕芳芳 孙瑞涛

【机构】 凤鸣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要求: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因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而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利用网络搜集资源、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等形式,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它以生动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呈现美丽情境和漂亮画面。如我在教小学一年级美术《把鱼儿打扮的更漂亮》一课中,选择了有关海洋中各种漂亮鱼的录像资料,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们看着五颜六色、各种形态的鱼时,都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赞叹还有这种漂亮的鱼,从而使学生在心理就对美丽的鱼有了喜爱之情,对这课的学习就起一定的作用。可见,相关内容的直观的录像在教学中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优势显而易见。再比如在《切一切,画一画》一课中,有许多水果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演示的,可以通过电教媒体来解决,放大局部被切开的图案,使学生增添新奇感,这对美术课的教学都有很大帮助。在《面具》的教学中,一开始,我就向学生宣布先开“化妆舞会”。随着录音机播放的一阵轻盈欢快的音乐,同学们纷纷上台,领取老师自制的面具后翩翩起舞。这些面具中有美丽可爱的童话仙子,有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美得动人,丑得可爱。新奇好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了智力发挥的最佳状态。这时讲授新课,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扩大信息容量,丰富想象力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巧用网络资源,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将网络资源提炼制成课件,当你欣赏经典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再例如:在投影片上画出若干个○△等形状,给低年级孩子以启迪,让学生想象这两种基本形状添上什么就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物体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孩子们讲出添上眼睛、耳朵、嘴等,○就变成了熊猫、小白兔、小花狗等等;△能变成松树、吊灯、红旗等等。教师巧妙地将投影片复合操作,像变小魔术似的,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又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另外,我还把投影仪与影子的关系利用在绘画教学中,让孩子们先用小手自由自在地变换出各种形象,互相讲故事,玩手影游戏,让孩子们自己说出变的是什么。如用手投影出半圆形,添上什么就会变成一种什么完整的物体?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有的说:“添上耳朵、眼睛和尾巴,就变成了小耗子。”有的说:“添上身上的刺和眼睛会变成小刺猬。”有的说:“添上头、脖子和腿就能变成一只小乌龟。”我又投影出手的形状:“我投影的这个除了是手、手套以外,还可以是什么?添上什么东西,画面就更完整了?”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说:“这是一棵大树,手腕是树干,手指是树枝,再添上树叶。”有的说:“这是一只公鸡的头,大拇指是鸡嘴,其余四指是鸡冠,再添上鸡的眼睛和身体。”还有的幼儿说:“这是小鱼的尾巴,再添上头和眼睛就成为一条自由自在能在河里游泳的小鱼了。”可见,网络资源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了更多、更广、更系统的知识,对美术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喜欢美术这一学科。 
  三、利用多媒体软件功能,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实际教学中,在总结评价阶段和课后拓展阶段可充分地将媒体的使用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让本节课的结束更加精彩,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成为了我的好帮手。如在教《手的联想》结束时,请学生在投影机上表演手影游戏,通过游戏,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一个个有趣的头像等魔术般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整个教室沸腾了。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手的神奇、艺术的魅力以及演示的美,同时也拓展了对“手”的理解。再如利用录像多方位、多视角展示手工制作的细节,将复杂冗长的制作过程变得步骤清晰、生动有趣;利用幻灯机和明胶片展示剪纸手法,让剪纸的一刀一剪一清二楚;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作业展评,采用放大、特写将学生作业通过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克服了学生作业画面过小而无法组织全体学生同时欣赏、品评的缺憾;再利用黑板简明扼要地提示课的主题、重点、难点,给学生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方向,一举两得。  
  教学实践证明,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把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有了更多自主、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