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作者】 罗祖琼

【机构】 太平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又是现代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手段,还是提高英语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往往将“读”放在四大技能之首,把阅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不少的中学生,特别是一些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阅读理解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应试教育又使许多学生忽略了英语阅读,对英语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严重制约了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英语阅读中有很多因素对阅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因素能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信心 
  教师应通过设计阅读任务明确每次阅读的目标,即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某一课文前,教师可以设计与课文相关的有趣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去收集、整理,且提出几项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思考或讨论,得出完成这些任务的构想或方案。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这种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合作、思考和竞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一步步增强学习信心。
  二、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多种阅读方式的能力。第一是,限时细读。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呈现理解性问题(一般5小题)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第二是,倡导合作式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课题组精心设计各项任务,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是,复述短文。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第四是,开放性设问。运用发散性思维,围绕教师布置的话题,在短文的基础上得以启发,开阔视野,发挥想象,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猜测生词,进行计时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生词。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见到生词就查字典,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至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那么,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可以通过构词法来分析判断词性或词义。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来判断其含义。如果遇到个别难以猜测而又影响对文章理解的单词,就该查阅一下词典。大纲规定:初中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0到500个词,理解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常做计时训练,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认真上好每一节英语阅读课
  目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阅读的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上的阅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力求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阅读课成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示范课,让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乐趣,增强阅读的信心,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1、要做到在阅读课上有阅读。有的老师只是让学生听一两遍课文录音,然后便对课文中单词短语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阅读,或者重点讲解词语或短语,最后象征性地读一遍。一节课中学生没有阅读的机会。教师应放开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存在的重、难点点拨。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阅读。
  2、要做到有阅读有理解。初中英语每一单元课文都有很多生词,学生课前的自学预习的情况不一定能适应课文的难度,可能会导致对课文一知半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开展所谓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放羊式的自己阅读,或者跟着录音读,其结果就会是有阅读无理解。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让他们真正地理解课文。
  3、要重视阅读策略的训练。不管是什么阅读任务,学生不能以一样的方式阅读,或类似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根据H. Douglas Brown,常见的阅读策略有:识别阅读目的、默读、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会绘出语义图或者语义丛、猜测、单词分析、辨认字面意思和引申义、抓住篇章信号词来处理句子关系等。我们在阅读中应根据不同的文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五、坚持阅读训练 
  学生每学完某些句型后,老师要提供一些难易程度与课文相当的短文、对话进行阅读。这些短文,对话后的练习尽量围绕相关的句型结构特点设计,这样,常用句型就能按照记忆规律多次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识别常用句型的能力就会培养起来。因此,坚持阅读训练既可以熟悉且熟练掌握学过的常用句型、又可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英语中的重要一环。 
  六、重视课外阅读
  重视课外阅读指导,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扩大课外阅读量,加大信息输入。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不能只课堂上阅读,课外也要增加阅读量,这样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往往无法判断是否适宜。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阅读材料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他们手里的资料不多,他们的阅读量特别需要增加,努力加大信息输入是农村中学生的首要任务。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在课外是通过精选材料给学生复印发给他们。所选材料主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趣味性;材料难度要适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材料的题材要多样性、要广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材料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涉及科学技术、经济改革、卫生环保、休闲旅游等热门话题。通过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时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如何使外语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促使教学理论的飞跃,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英语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并用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