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金钥匙
【作者】 胡莉萍
【机构】 中和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探索实用、高效的育人途径,成为各科教师的当务之急。17年来,我一直从事美术教学中探索、总结、提炼美术教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试图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金钥匙,让学生打开美术艺术的殿堂之门,去探寻艺术的宝藏,浏览五彩的风光,享受艺术的熏陶,去鉴别美、追求美、塑造美,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才能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金钥匙呢?
一、重视学法研究,理清教学的基本思路。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要想教给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潜心钻研,加强学法研究。
首先,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次,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其要求和精神实质,深入理解教材的编辑意图。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本课的最佳的教学方法。
第三,教师要研究让学生掌握有效方法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中,要结合教科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结合学习实践,总结出个人发现的、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运用的习惯。
二、把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
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教师灵活掌握,有效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六种方法,现简要介绍和大家共享:
1、激发兴趣法
布鲁特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去获得快感。”因此,在美术课上,应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情感、态度,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意识和学习乐趣的培养。
美术大都通过一幅画或一件工艺品,寓教育于作品之中。要完成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2、生活体验法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最常用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景,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为题材,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美化了日常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譬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靠垫》时,就让学生观察自己家的靠垫设计,让学生知道每个图案、色彩各代表了什么,知道靠垫是这本书的内容表述和哲理的显现。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并展开丰富联想,从中获得对生活美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便积极的动起手来进行简单的设计,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
3、故事引导法
一个故事,揭示一个道理。一个寓有哲理的故事,耐人寻味,魅力无穷,能使学生陶醉于故事情境之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调动活力,诱发情感,创设出新的意境。在教学中,我时常运用给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以此来唤醒学生,同时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在学习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我运用故事引导法,学生们很自然地,很兴奋地,很激情地,投入讨论,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述出了犹大的卑劣和丑陋,从而概括出这幅作品的主题,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作出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此画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和绘画技巧,达到了在愉悦中获得知识的目的。
4、图文搭配法
美术是将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融为一体的学科。美术以图像、形体的形式为载体,而文章是以文字符号而展现,两者相互贯通和共存,图画更加具像,易理解与辨认,从而表述出更多的特点,让人们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创造出丰富华丽的词藻,即:由具像到抽像的升华。
在学习中,指导学生运用“文配画,画配文”的方法,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能,既训练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这种学法,形象逼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良好。
5、学科结合法
在学习中,正确引导学生把美术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至关重要。例如:欣赏《清明上河图》,可借学生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讲述出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学习《风景写生》时,可引导学生运用在地理、自然等课上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拿起画笔,描绘现实和未来;学习《绘画构图》,可运用数学中几何形体,引入到绘画的构图中;学习《色彩的冷暖》时,可借用在物理、化学课上学到的变化原理,学生很易接受。
6、创设自主展示法
课程改革的主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上自我展示的平台。在美术课堂上,应多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动的事物,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创设出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自由创作之中。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有计划、有重点、系统的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美术的金钥匙,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大面积提高育人效果。
一、重视学法研究,理清教学的基本思路。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要想教给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潜心钻研,加强学法研究。
首先,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如何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次,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其要求和精神实质,深入理解教材的编辑意图。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本课的最佳的教学方法。
第三,教师要研究让学生掌握有效方法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中,要结合教科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结合学习实践,总结出个人发现的、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运用的习惯。
二、把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
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教师灵活掌握,有效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六种方法,现简要介绍和大家共享:
1、激发兴趣法
布鲁特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去获得快感。”因此,在美术课上,应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情感、态度,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意识和学习乐趣的培养。
美术大都通过一幅画或一件工艺品,寓教育于作品之中。要完成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
2、生活体验法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最常用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景,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为题材,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美化了日常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譬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靠垫》时,就让学生观察自己家的靠垫设计,让学生知道每个图案、色彩各代表了什么,知道靠垫是这本书的内容表述和哲理的显现。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并展开丰富联想,从中获得对生活美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便积极的动起手来进行简单的设计,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
3、故事引导法
一个故事,揭示一个道理。一个寓有哲理的故事,耐人寻味,魅力无穷,能使学生陶醉于故事情境之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调动活力,诱发情感,创设出新的意境。在教学中,我时常运用给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以此来唤醒学生,同时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在学习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我运用故事引导法,学生们很自然地,很兴奋地,很激情地,投入讨论,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述出了犹大的卑劣和丑陋,从而概括出这幅作品的主题,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作出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此画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和绘画技巧,达到了在愉悦中获得知识的目的。
4、图文搭配法
美术是将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融为一体的学科。美术以图像、形体的形式为载体,而文章是以文字符号而展现,两者相互贯通和共存,图画更加具像,易理解与辨认,从而表述出更多的特点,让人们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创造出丰富华丽的词藻,即:由具像到抽像的升华。
在学习中,指导学生运用“文配画,画配文”的方法,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能,既训练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这种学法,形象逼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良好。
5、学科结合法
在学习中,正确引导学生把美术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至关重要。例如:欣赏《清明上河图》,可借学生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讲述出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学习《风景写生》时,可引导学生运用在地理、自然等课上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拿起画笔,描绘现实和未来;学习《绘画构图》,可运用数学中几何形体,引入到绘画的构图中;学习《色彩的冷暖》时,可借用在物理、化学课上学到的变化原理,学生很易接受。
6、创设自主展示法
课程改革的主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上自我展示的平台。在美术课堂上,应多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动的事物,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创设出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自由创作之中。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有计划、有重点、系统的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美术的金钥匙,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大面积提高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