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 赵展皎
【机构】 榕江县二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从义务教育实施到现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却仍有很多麻烦事在困扰着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其中之一便是中小学生辍学问题。近几年,为了防止学生流失,我县绝大多数学校在开学初都必须做一件事情:教师下村动员学生入学。本人在近6年多的时间里,都参与了这项工作,在与众多辍学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其中诸多原因,下面就此略谈一下自己的个人感受。
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在所了解的辍学学生中,百分之五十的学生之所以辍学,都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些社会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就业问题上,大学毕业生都不包分配,毕业后很多人没能找到工作而被迫外出打工。(二)是当今打工潮的影响。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来,怀里都装着大把的钞票,穿着时髦,吃香的喝辣的,吹奉着外面世界如何如何的精彩,完全忘掉了打工时的无奈与艰辛。这一切都被那些目光短浅的学生及其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顾一切地加入或让子女加入到外出打工的行列中。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家庭教育搞好了,就能为学校教育提供最优化的外部环境。一些学生辍学,(一)是源于家庭教育的欠缺,而更多源于家长的无知和目光短浅。(二)是源于家庭的困难。(三)是源于家长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此外,父母离异或丧失父母对学生辍学也有很大影响。
三、学校方面的负面影响。(一)很多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落实,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来组织教学,只是一味地重视语、数、外等“主科”的教学,忽视了“副科”的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得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单一和枯燥,从而使一些学生厌学、逃学、直至辍学。(二)一些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改善和提高,他们往往把“后进生”看成是影响自己教学成绩的负担,对“后进生”不是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而是挖苦、讽刺,甚至劝其转学或退学。此外,还有不好的校风和班风,这些因素也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愿意读书了。
四、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有些学生自身素质欠缺,基础太差,虽然努力学习了,但是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便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有的学生意志力差,生性懒散,好吃喝玩乐,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各种规章制度,不愿吃苦、自动辍学。
那么,该怎样防止学生辍学,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须严格执法。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适龄儿童与少年就业”、“父母或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当前,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执法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行政部门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既不追究招工单位的法律责任,也不追究监护人的责任,因而,每逢春节过后,都会有大批未成年学生外出打工。此外,地方行政部门还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实施义务教育的规章制度,如本地青少年外出打工必须持有初中毕业证才能办理流动人口证,无初中毕业证办理结婚证要给予罚款处理等等,强行要求本地区青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二、国家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公平的就业机制,营造一种积极的社会氛围。政府应对企事业单位的招工进行监督管理,严禁招工单位出现走后门、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单位招工时,应公平合理,不因地区贫富而有所差别,应根据能力强弱和素质高低优先录取。这样才会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地就业的社会氛围,从而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读书是有用的,充实其学习的动力,让其自觉地接受义务教育,更加懂得努力学习和珍惜学习的机会。
三、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增强家长的素质。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须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学校老师要加强与各位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做好家访工作,定期开好家长会议,耐心细致地结合社会形势对家长们进行说服教育,使其认清形势,了解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违法的必然后果,认识知识的重要和自己的一些错误思想与行为;其二是应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的建设,对农村的扶贫要以科技扶贫为主。农村远程教育是广大农民家长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接受各种教育、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有效渠道。落实农村扶贫攻坚计划应以科技扶贫为主,只有普及科技知识,让家长们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并依靠科技知识来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让家长与学生尝到知识带来的甜头,家长才会自觉地督促子女接受教育。
四、学校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必须严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得只注重语、数、外等所谓“主科”而忽视了所谓“副科”的作用。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意去发掘不同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校园生活的依恋。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学校还应加强校风建设,健全各种制度,奖惩严明,杜绝校园内不良现象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此外,还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纠正个别教师的不合理的教学行为。应通过各种渠道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让教师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与行为,把转化后进生看作是自己的工作责任与对自己的挑战,而不是自己教学业绩的一种负担。这样才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关爱中接受教育。
五、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当前,一些学校领导在评优评模上都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所以很多老师则会根据自身利益来组织教学,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就会想方设法地让其转学或者退学。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述不良现象,避免学生辍学。
总之,保证农村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在所了解的辍学学生中,百分之五十的学生之所以辍学,都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些社会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就业问题上,大学毕业生都不包分配,毕业后很多人没能找到工作而被迫外出打工。(二)是当今打工潮的影响。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来,怀里都装着大把的钞票,穿着时髦,吃香的喝辣的,吹奉着外面世界如何如何的精彩,完全忘掉了打工时的无奈与艰辛。这一切都被那些目光短浅的学生及其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顾一切地加入或让子女加入到外出打工的行列中。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家庭教育搞好了,就能为学校教育提供最优化的外部环境。一些学生辍学,(一)是源于家庭教育的欠缺,而更多源于家长的无知和目光短浅。(二)是源于家庭的困难。(三)是源于家长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此外,父母离异或丧失父母对学生辍学也有很大影响。
三、学校方面的负面影响。(一)很多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落实,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来组织教学,只是一味地重视语、数、外等“主科”的教学,忽视了“副科”的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得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单一和枯燥,从而使一些学生厌学、逃学、直至辍学。(二)一些教师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改善和提高,他们往往把“后进生”看成是影响自己教学成绩的负担,对“后进生”不是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而是挖苦、讽刺,甚至劝其转学或退学。此外,还有不好的校风和班风,这些因素也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愿意读书了。
四、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有些学生自身素质欠缺,基础太差,虽然努力学习了,但是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便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有的学生意志力差,生性懒散,好吃喝玩乐,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各种规章制度,不愿吃苦、自动辍学。
那么,该怎样防止学生辍学,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须严格执法。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适龄儿童与少年就业”、“父母或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当前,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执法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行政部门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既不追究招工单位的法律责任,也不追究监护人的责任,因而,每逢春节过后,都会有大批未成年学生外出打工。此外,地方行政部门还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实施义务教育的规章制度,如本地青少年外出打工必须持有初中毕业证才能办理流动人口证,无初中毕业证办理结婚证要给予罚款处理等等,强行要求本地区青少年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二、国家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公平的就业机制,营造一种积极的社会氛围。政府应对企事业单位的招工进行监督管理,严禁招工单位出现走后门、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单位招工时,应公平合理,不因地区贫富而有所差别,应根据能力强弱和素质高低优先录取。这样才会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地就业的社会氛围,从而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读书是有用的,充实其学习的动力,让其自觉地接受义务教育,更加懂得努力学习和珍惜学习的机会。
三、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增强家长的素质。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须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学校老师要加强与各位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做好家访工作,定期开好家长会议,耐心细致地结合社会形势对家长们进行说服教育,使其认清形势,了解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违法的必然后果,认识知识的重要和自己的一些错误思想与行为;其二是应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的建设,对农村的扶贫要以科技扶贫为主。农村远程教育是广大农民家长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接受各种教育、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有效渠道。落实农村扶贫攻坚计划应以科技扶贫为主,只有普及科技知识,让家长们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并依靠科技知识来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让家长与学生尝到知识带来的甜头,家长才会自觉地督促子女接受教育。
四、学校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必须严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得只注重语、数、外等所谓“主科”而忽视了所谓“副科”的作用。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意去发掘不同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校园生活的依恋。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学校还应加强校风建设,健全各种制度,奖惩严明,杜绝校园内不良现象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此外,还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纠正个别教师的不合理的教学行为。应通过各种渠道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让教师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与行为,把转化后进生看作是自己的工作责任与对自己的挑战,而不是自己教学业绩的一种负担。这样才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关爱中接受教育。
五、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当前,一些学校领导在评优评模上都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所以很多老师则会根据自身利益来组织教学,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就会想方设法地让其转学或者退学。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述不良现象,避免学生辍学。
总之,保证农村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综合治理,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