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依托网络平台,促进家园共育
【作者】 雷学琴
【机构】 峪泉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进入学校和家庭,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在家访、家幼联系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电话等传统形式上了,幼儿园网站、班级网页、QQ聊天、博客、微博等网络工具的运用,为我们开辟了信息技术下新形式的家园共育途径。它促使教师主动地以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指导、帮助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切实做到家园共育。
现就我通过网络开展的一系列班级工作,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的一些做法,简单作以小结。
一、了解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可行性。
嘉峪关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我曾经对本园幼儿家庭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95%的幼儿家中有电脑,100%的家长可以通过单位、亲戚朋友、网吧等接触Internet,90%家长赞同依靠网络开展家园共育,网络信息应用意识和能力比较强。
二、大力宣传幼儿园网站、班级主页等,为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 我了解到很多家长上网就是聊天、游戏,还有就是发发邮件、看看股票而已,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网站活动,家长能不能够接受这样一个互动的形式?他们感兴趣吗?平台能不能成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我经常把我班孩子带到多媒体教室,打开班级主页,让孩子们观看自己和同伴们的作品、照片以及影像,听听自己和同伴歌唱的声音......引导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上网浏览、分享,让孩子推动家长参与班级网络互动中来。
2.我在晨间接待、离园时候以及定期的家长会、亲子开放日活动时及时提醒家长登陆幼儿园网站,了解家长对网站的需求与建议,引导大家关注幼儿园园所新闻,阅览育儿经验,不断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对个别积极参与的家长不忘道声谢谢并给与表扬与鼓励。
3.利用周末,我邀请了全体家长朋友来到多媒体教室开家长会。首先进行“构建网络平台、促进家园共育”的家长讲座,向家长们介绍家园共教的重要性、利用班级主页进行互动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接着我登陆嘉峪关市第一幼儿园的网站,家长们啧啧赞叹:“呦,网站选用的音乐真好听!还是世界名曲呢!”“快看那,一幼的老师又获奖了!呦,还有一周食谱。不上网站看一看还真不知道呢!”“小宝妈妈,你看这篇文章对我们教育孩子多实用啊”当背景音乐《齐齐颗颗历险记》缓缓响起时,绿泡泡班级主页呈现在家长眼前,引来的是一片惊叹声。他们不停地问说着:“哇,有我宝宝上课的照片呢”“瞧瞧我这小家伙,在幼儿园吃饭多香啊”!“雷老师真细心啊,孩子们说的话她都记录在博客里了,比我这当妈妈的强多了,真惭愧!”,家长已经被深深吸引了,我就打开主页逐一解答了家长的问题。一场家长会变成了班级主页平台的推广会。我把帮家长申请开通的帐号、 用户名分发到每个家长的手里,并请操作熟练的家长与其他需要帮忙的家长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大量宣传,家园网络这种新型沟通渠道的推出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同时也提高了家长们参与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健全班级主页
我根据班级工作的内容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建立健全了班级主页,下设“班级公告”、“一周活动”、“班级相册”、“班级论坛”和“班级动态”五个栏目。
1.“班级公告”栏目中,我根据需要发布活动通知和班级新闻,有时,我们也会发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温馨提示。比如春天到了,我们请家长带着孩子去放风筝。有的家长以图片的形式让大家欣赏各式各样的风筝;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了风筝,并把照片发到班级网页上供大家欣赏;还有的家长把描述风筝的诗句与大家分享,我也借此机会举办了绿泡泡班风筝展。有时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收集、准备教学所用的材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亲子感情,还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一周活动”栏目中发表的是班级一周的教学活动内容及安排,同时将幼儿所学的儿歌、绕口令、故事、游戏等具体内容也传上去,家长在茶余饭后,在办公的间歇,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关注我们的活动进展,了解近期的学习内容,同时提出家长在家指导孩子复习所学内容,使教育活动延伸至家庭。
3.“班级相册”栏目是教师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游戏的片段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编辑处理后,发送上去,让家长在不同时刻都能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下设“幼儿作品”与“亲子作品”两个子栏目,将幼儿自己独立完成的一些作品以及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亲子作业拍摄下来并上传,可以使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得以保留,同时也能让更多的进入幼儿园的朋友欣赏到优美的作品。
4.“班级论坛”栏目中可以让家长在这里畅谈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建议,互相了解与反馈幼儿在园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及表现,并针对家园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教育中的困惑、希望等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实现了有针对性的沟通。还可以让家长在此交流育儿心得,分享彼此的教育经验。
5.“班级动态”栏目中,从视频、音像、图文等方面,及时将最新的教育动态向家长传递,以便让家长了解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讯,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
(二)创建家长QQ群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建立了班级QQ群:绿泡泡群。较好地解决了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或不方便来园与老师面对面沟通交流的问题,网上交流,不但消除了面谈的紧张感还更方便,家长和老师的沟通零距离,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我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和家长一起进行群聊。对家长提出的相关于幼儿园和班级工作的问题,采取不回避,有问必答的态度,确保家长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应答。同时,我站在家长的角度,选择了一些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原因,提供相关幼儿教育的经验和策略。比如群聊时我们谈到男孩穷养与女孩富养的问题,我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还为大家推荐了著名主持人杨澜的博客,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在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段,我邀请在医院工作的浩浩妈妈在QQ群告诉家长“手、足、口综合症”是一种通过空气接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让家长了解症状的特征、治疗的方法及消毒预防的措施。不知不觉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老师与家长相互之间的情感有了沟通,家幼之间彼此更加信任和理解。
当有孩子生病或者是外出时,我会通过在群里问候他并让其家长转达的方式来表达我对孩子的牵挂,偶尔也会打开视频,看一看我想念的宝贝。通过聊天,促成了我园首届家长联谊会活动,孩子们也有了假期别开生面的“我和泡泡有个约会”见面会等活动。付出会有回报的,曾有家长在群里这样留言:——雷老师,看到这么晚了你还在为孩子们着想,为班级主页增添内容,真的太感谢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真不容易啊,我的孩子能遇到您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真的很幸运!我们会尽全力配合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的!今后我想通过QQ群的使用,利用互动、下载、写录、链接、搜索等功能,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相关育儿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为家长提供丰富的育儿知识。
(三)活跃班级论坛
1.围绕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我经常在网上组织家长开展一些相关讨论。针对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忙于工作或者是应酬,对孩子缺少管教,亲子之间交流少,孩子过于依恋母亲的现状,我们在班级论坛发表话题“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角色不可替代”,引得家长纷纷跟贴,许多孩子的爸爸表示,不管再忙再累,一定抽时间陪孩子,切实履行父亲的教育角色。
——雷老师的这个帖子太有必要了!让爸爸们也多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吧。
——是啊,爸爸们以为管教孩子就只是我们女人的职责,他们只管忙事业、挣钱了。
——我家女儿可喜欢和她爸爸一起玩了,可是他总是忙,难道一点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吗?
——是啊,看了老师的帖子,我真的很自责,钱是永远也挣不完的,可孩子的童年却很短暂,我会有所改变的。
此帖还引发了我园教师们的一次大讨论,并最终促成了一次开放日活动:爸爸老师的半日。爸爸老师们有的照顾幼儿的喝水、如厕、吃午点、洗碗盘、开饭等,有的组织孩子们做游戏、学做操、拍皮球、跨越障碍等,有的为孩子们讲故事、教唱歌、做手工等等,孩子们非常喜欢。通过这样富有成效的家长助教活动,拓展了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大大增进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情感,也是加强家园合作,实现共育的好形式!
2.班级论坛自建立以来很受大家的喜爱,大家还从不同的网站、论坛搬来了很多育儿贴,大家在观看、讨论中受益非浅,真正做到了教育资源共享。比如可乐妈妈发帖:“病中娇儿宠不得”王家乐爸爸发帖:“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杨景曦妈妈发帖“秋季要管好孩子的消化系统”等等,同时,我们不仅对在孩子智力方面进行教育,在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等方面也常常有好的建议来交流和学习。比如班级幼儿李梓钰的妈妈,在寒冷的冬季为全班幼儿熬制了雪梨汤,我建议文笔较好的唐豆豆的妈妈,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和家长们在感受到他人关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他人。豆豆妈妈文思如泉涌,连夜写出了一首读来让人倍觉温暖的小诗《爱心雪梨汤》。大家纷纷留言,赞美熬制雪梨汤的妈妈将爱传递给每个人,也赞誉写诗的妈妈才情满腹。论坛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新闻热点、生活感悟、育儿困惑、甜蜜问候,有时还能看到节日里家长给我们送来的声声祝福……此时不禁使我感叹,在这无际的网络里,我们与家长共同分享着孩子的喜怒哀乐,一起探讨着教育孩子的经验与困惑,学习着,收获着。
网络为家园联系打开了另一扇窗,走出了另一条路,家长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下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富有生机。
现就我通过网络开展的一系列班级工作,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的一些做法,简单作以小结。
一、了解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可行性。
嘉峪关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我曾经对本园幼儿家庭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95%的幼儿家中有电脑,100%的家长可以通过单位、亲戚朋友、网吧等接触Internet,90%家长赞同依靠网络开展家园共育,网络信息应用意识和能力比较强。
二、大力宣传幼儿园网站、班级主页等,为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 我了解到很多家长上网就是聊天、游戏,还有就是发发邮件、看看股票而已,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网站活动,家长能不能够接受这样一个互动的形式?他们感兴趣吗?平台能不能成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我经常把我班孩子带到多媒体教室,打开班级主页,让孩子们观看自己和同伴们的作品、照片以及影像,听听自己和同伴歌唱的声音......引导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上网浏览、分享,让孩子推动家长参与班级网络互动中来。
2.我在晨间接待、离园时候以及定期的家长会、亲子开放日活动时及时提醒家长登陆幼儿园网站,了解家长对网站的需求与建议,引导大家关注幼儿园园所新闻,阅览育儿经验,不断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对个别积极参与的家长不忘道声谢谢并给与表扬与鼓励。
3.利用周末,我邀请了全体家长朋友来到多媒体教室开家长会。首先进行“构建网络平台、促进家园共育”的家长讲座,向家长们介绍家园共教的重要性、利用班级主页进行互动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接着我登陆嘉峪关市第一幼儿园的网站,家长们啧啧赞叹:“呦,网站选用的音乐真好听!还是世界名曲呢!”“快看那,一幼的老师又获奖了!呦,还有一周食谱。不上网站看一看还真不知道呢!”“小宝妈妈,你看这篇文章对我们教育孩子多实用啊”当背景音乐《齐齐颗颗历险记》缓缓响起时,绿泡泡班级主页呈现在家长眼前,引来的是一片惊叹声。他们不停地问说着:“哇,有我宝宝上课的照片呢”“瞧瞧我这小家伙,在幼儿园吃饭多香啊”!“雷老师真细心啊,孩子们说的话她都记录在博客里了,比我这当妈妈的强多了,真惭愧!”,家长已经被深深吸引了,我就打开主页逐一解答了家长的问题。一场家长会变成了班级主页平台的推广会。我把帮家长申请开通的帐号、 用户名分发到每个家长的手里,并请操作熟练的家长与其他需要帮忙的家长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大量宣传,家园网络这种新型沟通渠道的推出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同时也提高了家长们参与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健全班级主页
我根据班级工作的内容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建立健全了班级主页,下设“班级公告”、“一周活动”、“班级相册”、“班级论坛”和“班级动态”五个栏目。
1.“班级公告”栏目中,我根据需要发布活动通知和班级新闻,有时,我们也会发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温馨提示。比如春天到了,我们请家长带着孩子去放风筝。有的家长以图片的形式让大家欣赏各式各样的风筝;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了风筝,并把照片发到班级网页上供大家欣赏;还有的家长把描述风筝的诗句与大家分享,我也借此机会举办了绿泡泡班风筝展。有时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收集、准备教学所用的材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亲子感情,还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求知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一周活动”栏目中发表的是班级一周的教学活动内容及安排,同时将幼儿所学的儿歌、绕口令、故事、游戏等具体内容也传上去,家长在茶余饭后,在办公的间歇,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关注我们的活动进展,了解近期的学习内容,同时提出家长在家指导孩子复习所学内容,使教育活动延伸至家庭。
3.“班级相册”栏目是教师将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游戏的片段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编辑处理后,发送上去,让家长在不同时刻都能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下设“幼儿作品”与“亲子作品”两个子栏目,将幼儿自己独立完成的一些作品以及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亲子作业拍摄下来并上传,可以使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得以保留,同时也能让更多的进入幼儿园的朋友欣赏到优美的作品。
4.“班级论坛”栏目中可以让家长在这里畅谈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建议,互相了解与反馈幼儿在园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及表现,并针对家园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教育中的困惑、希望等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实现了有针对性的沟通。还可以让家长在此交流育儿心得,分享彼此的教育经验。
5.“班级动态”栏目中,从视频、音像、图文等方面,及时将最新的教育动态向家长传递,以便让家长了解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讯,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
(二)创建家长QQ群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建立了班级QQ群:绿泡泡群。较好地解决了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或不方便来园与老师面对面沟通交流的问题,网上交流,不但消除了面谈的紧张感还更方便,家长和老师的沟通零距离,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我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和家长一起进行群聊。对家长提出的相关于幼儿园和班级工作的问题,采取不回避,有问必答的态度,确保家长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应答。同时,我站在家长的角度,选择了一些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原因,提供相关幼儿教育的经验和策略。比如群聊时我们谈到男孩穷养与女孩富养的问题,我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还为大家推荐了著名主持人杨澜的博客,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在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段,我邀请在医院工作的浩浩妈妈在QQ群告诉家长“手、足、口综合症”是一种通过空气接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让家长了解症状的特征、治疗的方法及消毒预防的措施。不知不觉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老师与家长相互之间的情感有了沟通,家幼之间彼此更加信任和理解。
当有孩子生病或者是外出时,我会通过在群里问候他并让其家长转达的方式来表达我对孩子的牵挂,偶尔也会打开视频,看一看我想念的宝贝。通过聊天,促成了我园首届家长联谊会活动,孩子们也有了假期别开生面的“我和泡泡有个约会”见面会等活动。付出会有回报的,曾有家长在群里这样留言:——雷老师,看到这么晚了你还在为孩子们着想,为班级主页增添内容,真的太感谢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真不容易啊,我的孩子能遇到您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真的很幸运!我们会尽全力配合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的!今后我想通过QQ群的使用,利用互动、下载、写录、链接、搜索等功能,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相关育儿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为家长提供丰富的育儿知识。
(三)活跃班级论坛
1.围绕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我经常在网上组织家长开展一些相关讨论。针对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忙于工作或者是应酬,对孩子缺少管教,亲子之间交流少,孩子过于依恋母亲的现状,我们在班级论坛发表话题“父亲在孩子成长中角色不可替代”,引得家长纷纷跟贴,许多孩子的爸爸表示,不管再忙再累,一定抽时间陪孩子,切实履行父亲的教育角色。
——雷老师的这个帖子太有必要了!让爸爸们也多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吧。
——是啊,爸爸们以为管教孩子就只是我们女人的职责,他们只管忙事业、挣钱了。
——我家女儿可喜欢和她爸爸一起玩了,可是他总是忙,难道一点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吗?
——是啊,看了老师的帖子,我真的很自责,钱是永远也挣不完的,可孩子的童年却很短暂,我会有所改变的。
此帖还引发了我园教师们的一次大讨论,并最终促成了一次开放日活动:爸爸老师的半日。爸爸老师们有的照顾幼儿的喝水、如厕、吃午点、洗碗盘、开饭等,有的组织孩子们做游戏、学做操、拍皮球、跨越障碍等,有的为孩子们讲故事、教唱歌、做手工等等,孩子们非常喜欢。通过这样富有成效的家长助教活动,拓展了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大大增进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情感,也是加强家园合作,实现共育的好形式!
2.班级论坛自建立以来很受大家的喜爱,大家还从不同的网站、论坛搬来了很多育儿贴,大家在观看、讨论中受益非浅,真正做到了教育资源共享。比如可乐妈妈发帖:“病中娇儿宠不得”王家乐爸爸发帖:“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杨景曦妈妈发帖“秋季要管好孩子的消化系统”等等,同时,我们不仅对在孩子智力方面进行教育,在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等方面也常常有好的建议来交流和学习。比如班级幼儿李梓钰的妈妈,在寒冷的冬季为全班幼儿熬制了雪梨汤,我建议文笔较好的唐豆豆的妈妈,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和家长们在感受到他人关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他人。豆豆妈妈文思如泉涌,连夜写出了一首读来让人倍觉温暖的小诗《爱心雪梨汤》。大家纷纷留言,赞美熬制雪梨汤的妈妈将爱传递给每个人,也赞誉写诗的妈妈才情满腹。论坛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新闻热点、生活感悟、育儿困惑、甜蜜问候,有时还能看到节日里家长给我们送来的声声祝福……此时不禁使我感叹,在这无际的网络里,我们与家长共同分享着孩子的喜怒哀乐,一起探讨着教育孩子的经验与困惑,学习着,收获着。
网络为家园联系打开了另一扇窗,走出了另一条路,家长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下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园共育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富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