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作者】 任柳蓉

【机构】 南充市五星育新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入游戏与竞赛元素、利用肢体语言增强互动,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等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本文还强调了情境教学法在创新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建议结合新技术和跨学科融合,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多媒体;游戏竞赛;肢体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通过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语言技能。通过深入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原理与实践,本文将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1.利用日常生活场景: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购物、问路、打电话等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模拟社交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对话等形式,模拟社交场景,如朋友聚会、家庭聚会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1.视频和动画: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动画,如英语儿歌、英语故事等,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
  2.图片和实物: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加深记忆。
  三、融入游戏和竞赛
  1.设计游戏环节: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单词接龙、句型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英语知识。
  2.组织竞赛活动:通过小组竞赛、个人挑战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四、利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
  1.动作演示:通过动作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如“run”、“jump”等动词,教师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模仿。
  2.面部表情:利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语气和含义,如高兴、悲伤、惊讶等表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句子。
  五、鼓励学生参与和互动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如医生与患者、教师与学生等,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创新与发展
  1.结合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立体的语言环境。
  2.跨学科融合:将英语与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相结合,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七、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增强学习动力、促进语言实际运用等,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若想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效用,必须注意一系列问题,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以下是对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应用中需要注意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情境设计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1.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情境设计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过于复杂或抽象的情境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反而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情境,如家庭、学校、超市等日常场景,确保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并积极参与。
  2.注重情境的真实性:真实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设计情境时,教师应尽量还原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包括场景布置、角色分配、对话内容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交流。
  3.避免过度虚构:虽然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对情境进行适当的虚构,但应避免过度虚构,以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习内容的空洞和无效。
  (二)语言输入的质与量
  1.语言输入的准确性: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示范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应确保自己的发音、语调、语法等方面准确无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输入。
  2.语言输入的丰富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语言输入,包括词汇、句型、篇章等不同层次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应注重语言的情境性和功能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
  3.控制语言输入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应合理控制语言输入的难度,避免过难或过易的内容。过难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挫败,降低学习兴趣;而过易的内容则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师应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情境中来。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情境教学法不仅关注学生的当前学习成果,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技能。
  (四)技术与资源的有效整合
  1.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情境,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应注意适度原则,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学习效果。
  2.跨学科资源的融合: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如音乐、美术、体育等。通过跨学科资源的整合,可以丰富情境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3.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互联网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和查找教学素材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然而,在利用网络资源时,教师应注意筛选和过滤信息,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五)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1.多元化评价机制: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建议。
  2.及时有效的反馈:及时的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或指出问题和不足,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向。
  3.注重过程性评价: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过程。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关注学习成果。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提升
  1.从主导者到引导者: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应通过设计情境、提供资源和指导学习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学习过程。
  2.持续的专业发展: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以适应情境教学的需要。
  3.加强团队协作与交流: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协作和交流。通过团队协作和交流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问题和困难、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入游戏和竞赛、利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和互动以及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创新与发展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杰.《情境设计的合理性与真实性》[J].《学周刊》.2022.
  【2】张亚.《小学英语主题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