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利用媒体资源刷新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李红霞
【机构】 狮子口镇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小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识记还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如果能针对不同知识点的特点,有选择地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积极学、主动学,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电教技术,多媒体应用,资源整合
电化教学媒体简称电教媒体,包括录音、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类型。恰当的选择、应用电教媒体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它能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识字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最初基本环节是识字,识字与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学习文化的开始,也是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尤为重要。
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常见学生对所学的字辨识不清,记忆上混淆,使用时张冠李戴,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对事物的知觉特点存在着笼统性和粗略性,他们感知事物比较不精确、不细致,对形体近似的事物认识常模糊不清。如对一些形近字、同音字往往认错。他们观察事物时常常粗枝大叶,往往只注意到整个的、明显的部分,忽略了不显露的、细节的部分。他们对字的细小笔画容易忽视,“点”“撇”等笔画常常会漏写或添加。如写“代”加撇,写“优”丢点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所学的生字进行比较,对字的结构、整体和部分结合的分析来发展学生精细而分化的知觉,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汉字的音、形、意。
二、阅读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把文章学好。电教媒体能利用光、声、形等科技手段,直观地再现所学内容中的事物或现象,使它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变化性,引起学生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强烈兴奋,使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选择和应用电教媒体的辅助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1、朗读训练时的选择和应用
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是儿童阅读技能发展的开始,通过出声的语言运动,把语言文学和它的意义联系起来,由于低年级学生在初学朗读时,尚处在朗读技能的分析阶段,在读时往往出现用手指读、多音词分割开读、一字一顿地读,破坏了语调的正常格式,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猜测或顺口溜式的词,产生读错字词、添加字词和漏读字词的现象。这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
2、句与段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遣词造句时,常因他们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往往会少掉句子中的某种成分(如主语、宾语等)。所以,进行句式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了比喻句后,学生对句中的本体和喻体,有时会搞错或写不完整。
3、古诗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则更有用武之地了。学生学习古诗时,背诵古诗往往问题不大,用顺口溜式的语气一下就能背出,但对语句虽然不长(五言、七言)而内涵却很丰富的古代格律诗意思的理解却较难掌握。这样,在古诗的学习中会造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局面,而富有形象表现力的电教媒体,则能帮助学生在理解古诗意思时难题“迎刃而解”。学生还可根据电教媒体的提示,把所学诗句的意思正确地讲解出来,起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作文是体现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一种形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儿童自觉地以语言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会善于使用和组织词句来表达思想,力求使自己的言语能为听者或读者所理解。
小学作文教学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口头作文即是看图或景、物口头叙述。它是书面叙述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应随时抓住时机,组织好学生的口头叙述训练,而“看图说话”是一种使用最多、也较便捷的口头作文训练方式。在训练时,可选择利用幻灯、录像等电教媒体出示静止的或活动的画面,如放大的教学挂图、拍摄下来的、学生亲历的春游、秋游、班队活动、文体活动场景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回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叙述出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想。借助电脑课件的动画画面,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能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编童话《森林联欢会》中,动物们从各处走来看表演,它们的走路方式各不相同,如果简单地用一个“走”字来表示,语句就显得呆板乏味了。这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预先做好的电脑课件在影幕上放映出的各种小动物的行进方式后,他们就能生动地描述出来,如“小鸟张开翅膀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飞来了、”“小蝴蝶在空中跳着舞儿飞来了、”“小松鼠在树上高高兴兴地蹦跳着、”“小山羊一边吃着青草一边走来了”……如此等等。通过多次训练,极大地丰富了造句、说话时的词汇应用,语句也就显得具体生动富有生命力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开发学生抽象性智力,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电化教育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电教技术,多媒体应用,资源整合
电化教学媒体简称电教媒体,包括录音、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类型。恰当的选择、应用电教媒体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它能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识字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最初基本环节是识字,识字与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学习文化的开始,也是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尤为重要。
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常见学生对所学的字辨识不清,记忆上混淆,使用时张冠李戴,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对事物的知觉特点存在着笼统性和粗略性,他们感知事物比较不精确、不细致,对形体近似的事物认识常模糊不清。如对一些形近字、同音字往往认错。他们观察事物时常常粗枝大叶,往往只注意到整个的、明显的部分,忽略了不显露的、细节的部分。他们对字的细小笔画容易忽视,“点”“撇”等笔画常常会漏写或添加。如写“代”加撇,写“优”丢点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所学的生字进行比较,对字的结构、整体和部分结合的分析来发展学生精细而分化的知觉,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汉字的音、形、意。
二、阅读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把文章学好。电教媒体能利用光、声、形等科技手段,直观地再现所学内容中的事物或现象,使它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变化性,引起学生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强烈兴奋,使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选择和应用电教媒体的辅助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1、朗读训练时的选择和应用
语文教学新大纲指出:“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是儿童阅读技能发展的开始,通过出声的语言运动,把语言文学和它的意义联系起来,由于低年级学生在初学朗读时,尚处在朗读技能的分析阶段,在读时往往出现用手指读、多音词分割开读、一字一顿地读,破坏了语调的正常格式,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猜测或顺口溜式的词,产生读错字词、添加字词和漏读字词的现象。这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
2、句与段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遣词造句时,常因他们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往往会少掉句子中的某种成分(如主语、宾语等)。所以,进行句式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了比喻句后,学生对句中的本体和喻体,有时会搞错或写不完整。
3、古诗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则更有用武之地了。学生学习古诗时,背诵古诗往往问题不大,用顺口溜式的语气一下就能背出,但对语句虽然不长(五言、七言)而内涵却很丰富的古代格律诗意思的理解却较难掌握。这样,在古诗的学习中会造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局面,而富有形象表现力的电教媒体,则能帮助学生在理解古诗意思时难题“迎刃而解”。学生还可根据电教媒体的提示,把所学诗句的意思正确地讲解出来,起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作文是体现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一种形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儿童自觉地以语言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会善于使用和组织词句来表达思想,力求使自己的言语能为听者或读者所理解。
小学作文教学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口头作文即是看图或景、物口头叙述。它是书面叙述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应随时抓住时机,组织好学生的口头叙述训练,而“看图说话”是一种使用最多、也较便捷的口头作文训练方式。在训练时,可选择利用幻灯、录像等电教媒体出示静止的或活动的画面,如放大的教学挂图、拍摄下来的、学生亲历的春游、秋游、班队活动、文体活动场景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回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叙述出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想。借助电脑课件的动画画面,学生经过仔细观察能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编童话《森林联欢会》中,动物们从各处走来看表演,它们的走路方式各不相同,如果简单地用一个“走”字来表示,语句就显得呆板乏味了。这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预先做好的电脑课件在影幕上放映出的各种小动物的行进方式后,他们就能生动地描述出来,如“小鸟张开翅膀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飞来了、”“小蝴蝶在空中跳着舞儿飞来了、”“小松鼠在树上高高兴兴地蹦跳着、”“小山羊一边吃着青草一边走来了”……如此等等。通过多次训练,极大地丰富了造句、说话时的词汇应用,语句也就显得具体生动富有生命力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开发学生抽象性智力,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电化教育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