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改革学生评价的认识和实践

【作者】 王 凤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对小学生的评价,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主要评“三好生”(后来为五好生)和“优秀少先队员”。虽然这种评价奖励机制把“德”作为评价内容,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一代新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承认了学生间有差异,优秀者应受到奖励,同时强调“三育”并举,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方针来看,原有的学生评价制度的弊端也凸显出来:1、评价内容片面。重智力,强调语文、数学等可测科目的分数,忽略了组织、交际、合作等能力。2、“德”的评价标准模糊。听话就乖,分高就优。3、评价结果影响消极。三好生获奖相对稳定,仿佛成了“蝉联制”,对优生失去新鲜感和激励作用,而对于其他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起到鼓励作用。4、评价过程有失公正。一些负面因素干扰客观评价:一方面师生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偏爱,影响到客观评价;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讨好或胁迫教师就范,干扰教师公正评价。
  针对以上弊端,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就应立足于面向全体,发展个性,注重综合,突出创新。面向全体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奖励的机会和可能;发展个性就是评价内容要广泛,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特长,参与竞争,而不因为学习成绩差就失去获奖的机会。从而充分体现个体能动性和自主性;注重综合就是不搞一俊遮百丑;突出创新就是对创新项目者加分,以示鼓励。
  根据这一设想,我们采取了“争章夺星”活动的形式,以学生参加活动项目的多少和获奖层次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参加项目多,获奖层次高,则得分就高。这样通过得分多少评出的优胜者,都是参加多项多次竞赛评比而产生的佼佼者。
  具体操作过程是:
  一、学习方面 
  1、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全班测评,把学习成绩水平相当的分为一组,全班分为A、B、C、D……A组为成绩优秀者,B组为成绩优良者,C组为成绩良好者,D组……以此类推。
  2、每组的基础分数均等,如都为10分。
  3、民主制定加分减分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在自己的组内进行比较,进步按一定标准加分,退步按一 定的标准减分。
  4、对学习表现如上课、作业等情况可每周测评,对学习成绩可在测验后测评
  二、活动方面 
  1、宣传动员。由教师宣传活动目的、意义和操作步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2、申报。学生根据年龄、知识等自身特点,申报参赛项目,可申报一项,也可申报多项
  3、学生自行准备.
  4、展评、比赛。一般每一项目的三分之一作为获奖基数,评出等次并仿照体育竞赛记分法:第一名与第二名相差2分,以后个名词相差1分,如有8名,则记分为9、7、6、5、4、3、2、1。凡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如体育、书法、数学、作文等,只要获奖都可以根据等次给予一定的分数,因为这样更能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
  5、凡属于创新和明显处于第一流的作品或成绩(如体育方面)发给学校“吉尼斯”证书并记最高分;按照每参加一项加一分,再与各项获奖等次的得分相加统计出各人总积分;根据积分多少,在年级中评出前15名或20名(按每班5名定名额)确定出金牌、银牌、铜牌得主,由学校按运动会的授奖仪式发奖。
  三、德育方面 
  把品德、纪律、卫生等其他方面均归入德育方面,采取民主形式,确定德育方面的加分、减分标准和制度。由值日小组对学生每天的违规、违纪、好人好事等现象打分,并公示出来。
  四、期末总评
  期末把学生的学习得分,活动得分,德育得分加起来,在年级中评出20名(每班8名定名额)确定出三星勋章(级别最高)、二星勋章、一星勋章得主并按授勋仪式发奖。勋章戴在学生身上。对某一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学生颁发进步勋章。
  实践证明,采用“争章夺星”的活动形式,使用积分制评价学生有明显优势:1、起点相同。由于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在同一水平的学生间进行,改变了弱势群体的差生一直处于劣势的状况,增强了他们的信心,避免了差生“破罐子破摔”2、参与面广,获奖面广,能使较大数量的学生获得鼓励。由于活动中每参加一项便可加一分,这样要参加数项才可能获奖,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因为活动中对创新者或明显处于第一流的学生发“吉尼斯”和记最高分,对这种人才也起到了鼓励作用。4、公正,避免了由于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对学生不公正评价。5、打破了“六年一贯制”,第一次获奖章的学生中大约有30%的新面孔,这样对经常获奖的和从不获奖的学生影响都是巨大的。6、获奖变数大,就像争夺奥运会金牌一样,这一届得了金牌如果不努力下一届就不一定得到金牌,也可以说像全能体操运动员一样,只有苦练弱项,总分才能上去,这样促使了学生不断进取,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