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职高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陈万国
【机构】 泰州职业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目前,大多数职高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多为放弃上高中的普通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弱,学习习惯差或基本无学习习惯且学习动力不足。一些人由于学习成绩差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久而久之,求知欲不断遭到削弱,对学习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特别是对于英语这门需要日积月累、大量识记的学科,许多学生都感到头痛,慢慢的也就丧失了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首要条件是必须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地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与同行老师一起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语音语调标准,词汇丰富,语言流畅,课堂用语言简意赅;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教态自然、和蔼可亲;思路敏捷,有灵活驾驶课堂的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识广博,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这些都会使学生因为对教师有好感进而对英语有好感,对教师的言行去积极模仿,主动接近英语,同时激发学生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记得我在大学时,就曾经因为一位老师那漂亮的英式口音而迷恋上他所上的语法课。因此,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这样就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能使师生之间有感情的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二、抓住第一节课的有利时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场白能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神圣的使命感,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今后的学习拉开序幕,搭好桥、铺好路。尽管学生们之前都学过英语,但是每次面对新生,我都会要求他们跟过去的学习阶段说再见。告诉他们,进入新的学校,就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这里不再有升学的压力,考级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学习英语可以更多地从兴趣出发。可以向他们介绍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在将来工作生活中的实用性,介绍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揭开英语神秘的面纱,学生们卸下了包袱,也为今后的学习培养了兴趣。
三、巧妙运用迁移规律,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十字绣”,而很多十字绣的图样说明书是全英文的。有一次,几个学生拿着图样来找我翻译,我给她们一一解释。学生顿悟:21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常能听到学生抱怨:“不少英语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只管自己‘教’教材,而我们在老师的要求下必须背写单词,听课文录音,阅读课文,识记知识点,做练习题等,天天如此,学英语枯燥无味。”教师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材和确定教法,对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将当代学生喜欢的、流行的、时尚的语言引入课堂,使教材在学生的眼中变得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学生当作教材的奴隶,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再者,课堂上要合理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在组织教学时应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纯粹的英语教学,会使学生觉得上英语课如同“乘坐飞机一般,有点晕。”这样的教学只会湮没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精神上已经把他们逐出了课堂;相反,使用过多的汉语又无法满足英语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因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语言的使用技巧,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试想,如果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自己萎靡不振、哈欠连天,又怎么能要求学生精神抖擞、不打瞌睡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如:“Good.”“Yes.”“reat.”“Wonderful!”“Don't be shy.”“Be brave.”“You are very clever”“Ok. That's a good idea. Thank you.”“Not bad”“Try again. Take it easy.”“Try your best.”I believe you等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教师可以积累一些英文笑话和轶事,并随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什么样的幽默适合于教学,幽默可以在多大限度上帮助教学。表现出幽默感,在课堂上使用幽默的指导原则是:幽默应该紧扣教学的主题。避免讲述那些没有一点教育意义而只带有娱乐性的笑话。有趣的课堂教学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追求趣味性活动也就成了学生自然的反应。
六、创设真实的语境,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下载一些有利于学生的英文电影、英文连续剧、脱口秀节目,让他们了解讲英语国家的人的表达方式和举止行为。创造条件,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这是一种真实、自然地感知语言的手段。Robert.W.Blair指出:“只有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部环境中,而且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并去接受这些语言,那才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英文片子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环境。通过节目中的对白和真实场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一、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语音语调标准,词汇丰富,语言流畅,课堂用语言简意赅;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教态自然、和蔼可亲;思路敏捷,有灵活驾驶课堂的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识广博,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这些都会使学生因为对教师有好感进而对英语有好感,对教师的言行去积极模仿,主动接近英语,同时激发学生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记得我在大学时,就曾经因为一位老师那漂亮的英式口音而迷恋上他所上的语法课。因此,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这样就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能使师生之间有感情的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二、抓住第一节课的有利时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场白能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神圣的使命感,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今后的学习拉开序幕,搭好桥、铺好路。尽管学生们之前都学过英语,但是每次面对新生,我都会要求他们跟过去的学习阶段说再见。告诉他们,进入新的学校,就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这里不再有升学的压力,考级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学习英语可以更多地从兴趣出发。可以向他们介绍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在将来工作生活中的实用性,介绍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揭开英语神秘的面纱,学生们卸下了包袱,也为今后的学习培养了兴趣。
三、巧妙运用迁移规律,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十字绣”,而很多十字绣的图样说明书是全英文的。有一次,几个学生拿着图样来找我翻译,我给她们一一解释。学生顿悟:21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常能听到学生抱怨:“不少英语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只管自己‘教’教材,而我们在老师的要求下必须背写单词,听课文录音,阅读课文,识记知识点,做练习题等,天天如此,学英语枯燥无味。”教师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材和确定教法,对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将当代学生喜欢的、流行的、时尚的语言引入课堂,使教材在学生的眼中变得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学生当作教材的奴隶,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再者,课堂上要合理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在组织教学时应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纯粹的英语教学,会使学生觉得上英语课如同“乘坐飞机一般,有点晕。”这样的教学只会湮没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精神上已经把他们逐出了课堂;相反,使用过多的汉语又无法满足英语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因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语言的使用技巧,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试想,如果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自己萎靡不振、哈欠连天,又怎么能要求学生精神抖擞、不打瞌睡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如:“Good.”“Yes.”“reat.”“Wonderful!”“Don't be shy.”“Be brave.”“You are very clever”“Ok. That's a good idea. Thank you.”“Not bad”“Try again. Take it easy.”“Try your best.”I believe you等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教师可以积累一些英文笑话和轶事,并随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什么样的幽默适合于教学,幽默可以在多大限度上帮助教学。表现出幽默感,在课堂上使用幽默的指导原则是:幽默应该紧扣教学的主题。避免讲述那些没有一点教育意义而只带有娱乐性的笑话。有趣的课堂教学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追求趣味性活动也就成了学生自然的反应。
六、创设真实的语境,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下载一些有利于学生的英文电影、英文连续剧、脱口秀节目,让他们了解讲英语国家的人的表达方式和举止行为。创造条件,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这是一种真实、自然地感知语言的手段。Robert.W.Blair指出:“只有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部环境中,而且有办法理解语言的内容,并去接受这些语言,那才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英文片子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环境。通过节目中的对白和真实场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